12月往事之——
近代的第一次廬山會議
■ 馮曉暉
概述:
1926年12月4日,蔣介石第一次上廬山,次日召開廬山會議。
《申報》東方社六日九江電:蔣介石、鮑羅庭及中央委員宋子文、陳友仁、孫科、徐謙、宋慶齡、徐謙夫人等,于四日下午三時由南昌乘火車抵九江。民眾手執(zhí)歡迎旗前往歡迎者約萬人,內(nèi)有工會團體五十組。蔣介石、鮑羅庭、徐謙及在歡迎之列之鄧演達向民眾為五分鐘之演說,大旨激勵民眾運動,希望于其后援之下,期待革命之成功。諸人于五日游廬山,數(shù)日后回潯,擬赴武昌。
評述:
1926年12月,蔣介石第一次登上廬山,當時民國第一大報《申報》上的報道,并沒有明確是哪一天,只是說這幾位一度叱咤風云的人物在12月5日共游廬山。估計他們中的不少人和蔣介石一樣,也是第一次上廬山,總要先游逛一番才是?!妒Y介石年譜(1887~1926)》中則稱,12月4日蔣一行到達九江后,立即前往蓮花洞登山道上山?!妒Y介石年譜(1887~1926)》又名《蔣介石年譜初編》,由蔣的秘書撰寫,是唯一經(jīng)過蔣本人審定的年譜,史料價值極高。
蔣介石登廬山,是基于北伐戰(zhàn)爭在江西的勝利。本報2024年11月17日(總第1008期)刊登了《北伐戰(zhàn)爭之南潯血戰(zhàn)與九江光復》,講述了北伐軍在南潯線上艱難獲得勝利的過程。1926年11月5日,北伐軍光復九江。11月8日,南昌獲得解放。9日,總司令蔣介石率北伐軍大本營進入剛被解放的南昌。11月12日17時,蔣介石乘火車經(jīng)南潯鐵路抵達九江(九江老火車站),受到了九江民眾的熱烈歡迎,據(jù)稱他“心甚不安”。
1926年,蔣介石39歲,這是他第一次來九江。入住當晚,他腹瀉不止。雖然第二天8時能起床,精神和體力卻很難恢復。13日,蔣介石基本好轉(zhuǎn),在其后幾天中,他在九江連續(xù)召開會議,并指揮北伐軍務(wù)。17日,蔣從九江返回南昌。
12月4日,蔣介石第二次來到九江,未做停留直接上廬山。這是蔣介石一生中18次上廬山的第一次。
蔣介石一行到牯嶺,可不僅僅是為了游山玩水,幾天后,他召開第一次廬山會議?,F(xiàn)在提到廬山會議,一般指的是1959年到1970年的三次由毛澤東主持的中共中央會議。但作為一座政治之山,國民政府的“夏都”,蔣介石在牯嶺也召開了很多次廬山會議,其中部分會議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較大的影響。
陪伴尊貴的客人吃吃玩玩,在放松之余進行磋商、交易,這種套路,做生意的人都懂,浙商大本營寧波出來的蔣介石更懂。這次他在廬山上陪伴的人太重要了,有國民政府政治顧問鮑羅廷,有已故大總統(tǒng)的遺孀宋女士,有已故大總統(tǒng)的長子孫科等。這些人代表著左右兩股勢力,沒有他們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的支持,就沒有北伐軍的槍支彈藥,也不會有他總司令的位置。
12月5日,蔣介石陪伴客人們在廬山游玩。當晚,蔣介石與鮑羅廷談話。在所有的客人中,俄羅斯人鮑羅廷最為重要。身為共產(chǎn)國際駐中國代表及蘇聯(lián)駐中國廣州政府代表,他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核心人物,時任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最高顧問。
12月6日白天,蔣介石繼續(xù)陪同客人們游玩。參加會議人員也陸續(xù)到達牯嶺。
當晚,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廬山會議在仙巖賓館召開,會議由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主持,參加會議的中央委員及顧問包括:鮑羅廷、宋慶齡、李烈鈞、吳玉章、李宗仁、蔣作賓、宋子文、陳友仁、孔祥熙、戴季陶等。會議討論了國民政府遷都問題,蔣介石積極主張遷都武漢。會議就整頓軍務(wù)、政治建設(shè)、財政管理等問題進行詳細的討論,并達成了諸多共識。
12月7日10時,廬山會議繼續(xù)進行。會議就北伐的下一步軍事行動作出安排,決定首要目標是消滅孫傳芳,聯(lián)絡(luò)張作霖,即所謂遠交近攻。對于發(fā)展工運和農(nóng)運等方面的問題,會議決定工運暫緩,農(nóng)運積極進行,重點解決土地問題。下午,會議重點討論了財政問題。
12月8日,與會代表們下山。據(jù)記載,當日“冰雪匝地,山路不可行”。蔣介石親送宋慶齡到九江機場(飛機壩,今西二路一帶),宋搭乘飛機赴武漢。當晚,蔣送其余中央委員登輪去武漢。
次日,蔣介石再登廬山,滯留數(shù)日,游歷了山上山下風景。
以上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廬山會議的過程。在吳宗慈主編的《廬山續(xù)志稿》中記載:“‘廬山會議’之事,始于民國十五年,由是一而再,再而三,而至若干次……夫以‘廬山會議’名者,據(jù)其特殊之事言也?!?/span>
自1926年12月4日至1948年8月18日,蔣介石一生中上廬山18次,主持召開了11次重要會議。后來,人們把蔣介石駐廬山期間,除行政院、軍事委員會例會等辦公會議之外,因軍事、政治、外交等特殊之事而召開的會議,統(tǒng)稱為“廬山會議”。
“廬山會議”之名,始于1926年。筆者查詢,國內(nèi)報刊第一次出現(xiàn)“廬山會議”,在1926年12月10日。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特殊的會議名,自此為國人所知。20多次由國共兩黨最高領(lǐng)導人主持的廬山會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座名山上發(fā)生過如此之多的特別重要的政治事件。正是由于這一次次會議,廬山才被稱為“政治之山”。筆者以為,廬山最大的人文歷史價值,也正在于此。
第一次廬山會議,是一次成功的會議,北伐剛?cè)〉弥卮髣倮鞣缴心軈f(xié)同合作。然而,矛盾、分歧已經(jīng)出現(xiàn),未來將會越來越尖銳。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鐘千惠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