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汪凱凡
近日,九江修水縣“七旬老夫婦7年為亡子還債50多萬”的一則新聞報道感動了全網(wǎng)。今年78歲的傅恒軒是當?shù)匾晃煌诵萁處?,老伴丁采菊是一位樸素的農(nóng)村婦女。7年來,夫婦二人省吃儉用、吃苦耐勞,抱著有生之年為兒子還清生前債務的堅定信念。如今,100多萬元的債務已還了50多萬元。
▲視頻來源:九江市廣播電視臺
“人生在世,要守誠信,欠了人家的錢就要還?!备岛丬幚先艘痪渥钯|(zhì)樸的話里,道出了當今社會最重要也最珍貴的道德準則——誠信。
▲傅恒軒和老伴丁采菊。修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無數(shù)古語都在告訴我們,誠信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更是社會運行的基本條件。
江西人素來講誠信。作為“文章節(jié)義之邦”的江西,純樸、誠信,是潤養(yǎng)在這片土地上的精神符號。歷史上的“江右商幫”就是最好的代表,他們走南闖北,始終遵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義。以“萬壽宮”命名的江西會館矗立在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就是“江右商幫”公平守信的最好見證。今天的贛商更是以“厚德實干、義利天下”的精神享譽海內(nèi)外。
債務有價,誠信無價。傅恒軒夫婦用“替子還債”這一質(zhì)樸而有擔當?shù)男袆樱忈屩罢\信至上”的贛鄱遺風,也給新時代的江西兒女打了一個“好樣”。
現(xiàn)實中,我們身邊不缺乏像傅恒軒夫婦一樣閃爍著道德之光的普通人。新余市北湖醫(yī)院實習護士黃露、龍怡萍,在租住屋發(fā)現(xiàn)11萬元的“意外之財”不動心,輾轉(zhuǎn)將“巨款”物歸原主;上饒市廣豐區(qū)農(nóng)民陳德柱,為村民借款擔保超30萬元,后來因債主無力償還,一夜間從“擔保人”變成了“債務人”,卻堅持拾荒還債20年;銅鼓縣大塅鎮(zhèn)的孝兒媳時光連,悉心照顧患老年患癡呆癥的公公14年,每天幫公公穿衣服,洗臉,洗澡,喂飯……這些善良守信的江西人,用點滴義行和平凡之舉昭示了人性的光輝,亦是值得我們終身學習的鮮活時代榜樣。
德不孤,必有鄰。當有越來越多的“傅恒軒”們出現(xiàn)的時候,想必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友愛,而一個以誠待人、以信為本的社會,才能走得更穩(wěn)更長遠。
(來源:江西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文婧
責編:鐘千惠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