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鹿洞走出的三位狀元郎
■ 阿 詹
千年學府白鹿洞,從中唐名臣李渤在此隱居讀書算起,經(jīng)歷了“肇始于唐,辦國學于五代,定名于北宋敕賜,宏大于南宋朱熹之復興,傳承于元,邵隆于明清”的發(fā)展歷程。白鹿洞享有“海內(nèi)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的美譽有多種原因,一是師資力量雄厚,先后有李善道、朱熹、陸九淵、李夢陽、王守仁等大儒先賢在此執(zhí)教講學;二是文脈昌盛,人才輩出,有無數(shù)學子從這里“畢業(yè)”,考中秀才、舉人甚至進士,更有三人“高中狀元”,榮登科舉考試的巔峰。成為古代“全國高考狀元”有多難?中個舉人便狂喜到瘋癲的范進,可能是最直觀的答案。穿越塵封的歷史,讓我們走近南唐的伍喬、劉式及清乾嘉時的戴衢亨,看看從白鹿洞走出的三大奇才,有著怎樣不平凡的人生。
伍喬:一身風骨潛心著書
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的一天深夜,廬山五老峰東南隅白鹿洞(廬山國學)的學堂里,一名叫伍喬的學生正埋頭苦讀。忽然,從窗戶的縫隙里伸進一只手,舒展著的手掌上赫然寫著“讀易”二字。伍喬恍然大悟:這是仙道在為他指點迷津,于是開始用心攻讀《易經(jīng)》,探索易理的精微實妙之處,孜孜以求,毫不懈怠。
住在附近寺院的一位佛僧,有天晚上忽夢見路人指著夜空一顆亮閃閃的星星說:“這是伍喬星。”僧人好生奇怪,第二天一大早便去學堂探問。果有伍喬其人。素不相識的兩人見了面。僧人大喜,勉勵伍喬刻苦讀書,奮力進取。得知他出身寒微,囊中羞澀,從此便開始接濟他。
據(jù)宋馬令《南唐書》記載:“伍喬,廬江人。性嗜學。以淮人無出己右者,遂渡江居廬山國學,苦節(jié)自勵?!弊杂茁敺f又勤奮好學的伍喬,屬“別人家的孩子”。此時的白鹿洞書院日漸興盛,升元四年(940年),南唐烈祖李昪建學館于此,取名“廬山國學”之后,這里已成為與南唐國子監(jiān)齊名的最高學府,也稱“白鹿國庠”。伍喬離開家鄉(xiāng)安徽廬江,渡江慕名來到白鹿洞繼續(xù)深造。
伍喬在廬山國學除深研《周易》及遍覽其他儒家經(jīng)典,鉆研詩文,有詩《廬山書送祝秀才還鄉(xiāng)》傳世。詩云:“莫使蹉跎戀疏野,男兒酬志在當年?!?/span>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朝廷開科大試。人們紛紛勸伍喬前往一試。望著四壁空空,伍喬犯了難:好不容易靠僧人的接濟堅持學習到現(xiàn)在,哪還有余錢做路費盤纏?僧人了解他的困境,傾囊相助。這才有了伍喬只身赴金陵,初選入闈,名列第三的佳話。
全國第三的成績,在伍喬意料之中,接下來的復試卻成了科舉史上的一個傳奇。按照當時慣例,主考官要宴請初試入闈者,座次按初試成績排定。第一名宋貞觀、第二名張洎、第三名伍喬依次落座。酒過三巡,以賦詩作文進入考核環(huán)節(jié)。輪到伍喬呈上《畫八卦賦》和《霽后望鐘山》等新作詩文,主考官閱罷連聲叫好,當即邀伍喬坐首席,宋貞觀、張洎次之。呈報當朝皇帝李璟評鑒,最終發(fā)布皇榜:伍喬名次第一,榮登榜首。李璟贊其文字清麗精練,邏輯結(jié)構(gòu)嚴謹,實為難得佳作,特降旨將其文刻于碑石,立于國學門外,“以為永式”。
中狀元后的伍喬,不大會當官,未得朝廷重用。最初幾年只在宣州幕府、歙州通判等閑職上打發(fā)時光。無所事事的他,萌發(fā)了回京城干一番事業(yè)的想法。但這想法對誰說呢?直接找皇帝顯然不妥。他想到了同科進士張洎。已官至中書舍人、清輝殿學士的張洎,此時正是皇帝眼前的紅人。但讀書人的清高讓伍喬放不下身段去乞求這位當年被他擠到第三的同年。思忖良久,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寫了一首《寄翰林學士張洎》:“不知何處可銷憂?公退攜樽即上樓。職事久參侯伯幕,夢魂長達帝王州。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春繞郡流。遙想玉堂多暇日,花徑誰伴出城游?”張洎收到這首詩,頗感意外,被伍喬對自己的信任感動,當年的恩怨頃刻煙消云散。之后,有機會他便向李璟薦舉伍喬。交泰二年(959年),朝廷詔令伍喬進京,官封考功員外郎,繼遷戶部員外郎。
彼時的南唐夾在多個國家之間,領(lǐng)地內(nèi)頻有叛亂,李璟也廢掉皇帝年號,向后周稱臣。伍喬作為一介書生,靠筆桿難以舒展自己的抱負。975年,脫胎于后周的大宋進占金陵,南唐滅國。一身風骨的伍喬不愿在大宋做官,隱居在九華山,年老時落葉歸根,卒于故里,享年七十有余。清《光緒·廬江縣志·卷十六·冢墓》載:“伍喬墓在廬江縣馬場岡,居民耕田得碑為驗?!?/span>
伍喬畢生潛心于詩,長于七律。從內(nèi)容來看,他的詩作多抒寫自己的生活情趣,諸如:“向竹掩扉隨鶴息,就溪安石學僧禪”“鶴和云影宿高木,人帶月光登古壇。”“更疑獨泛漁舟者,便是其中舊隱人”等。陸游在《南唐書·伍喬傳》中記載:“伍喬……力于學,詩調(diào)寒苦,每有瘦童羸馬之嘆”。這種“寒苦”“幽細”風格的形成,無疑與作者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有關(guān)。明代鐘惺、譚元春的《唐詩歸》卷三六析伍喬詩:“幽細。結(jié)得有景,卻是中晚氣調(diào)?!?/span>
伍喬還著有傳記文學作品《花蕊夫人傳》,兼具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另外還著有《伍喬集》?!赌咸茣贰妒畤呵铩贰度圃姟贰堆a五代史藝文志》等詩文集,均收有伍喬詩作。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人名大詞典·歷史人物卷》收錄伍姓時,在伍子胥之后清代以前只收錄了伍喬一人。上面寫著:“五代時廬江人。少隱廬山勤苦讀書。在南唐舉進士,中狀元。”
伍喬是科舉時代白鹿洞的第一位狀元,合肥的第二位狀元,祖籍廬江縣的唯一狀元。伍喬的曾孫伍醇“仕閩王,為福州長史(相當于福州市長)”。據(jù)《安??h志》載,伍醇被尊為安福伍氏一世祖,自宋迄清,安福伍氏共考取進士20名、舉人41名,為伍氏家族史添上了精彩而又輝煌的一章。
劉式:朱熹寫記、岳飛題字的“墨莊”創(chuàng)始人
劉式(949年~997年),字叔度,袁州府新喻縣荻斜村(即今樟樹市黃土崗鎮(zhèn)荻斜村)人。其從小志向遠大,喜好讀書學習。18歲離開父母,就讀于白鹿洞廬山國學。他博覽群書,潛心鉆研儒家經(jīng)典,特別對《春秋》三傳有很高的造詣。開寶四年(971年),學有所成的劉式赴金陵趕考,當時張洎知貢舉,試《三傳》,獨放其一人狀元及第。劉式后回家鄉(xiāng)創(chuàng)建墨莊,以教訓宗族子弟。
公元975年,宋滅南唐,劉式也隨南唐后主李煜一起降宋。他的學識和才干受到宋太宗趙光義的賞識,曾擔任大理封丞、贊善大夫、監(jiān)通州豐利監(jiān)、判三司都磨勘司、太常博士、工部員外郎、刑部員外郎等職。其間,以秘書丞的身份代表宋朝出訪過高句麗(今朝鮮)。
劉式在專門負責國家財政工作的政府機構(gòu)——都磨勘司里一干就是十多年,全力緩解北宋一朝因戰(zhàn)爭和對外進貢造成的困境。人稱“劉磨勘”。
劉式剛正不阿,辦事嚴明,為政過程中得罪了不少人。宋太宗去世后,劉式被人陷害,郁恨而終,年僅49歲。
劉式身為南唐降臣,卻以管理北宋初期政府財政方面的成就留名青史?!端问贰ぞ矶倭摺酚休d。
劉式有一個聰明賢惠的妻子。未中舉前,劉式曾去新淦(今新干縣,當時屬臨川府管轄)游學,與當?shù)孛筷愛废嘧R。陳鄯一眼就相中了這位才高博識、儀表出眾的后生,當即拍板將女兒許配給了他。嫁過來的陳氏并未嫌棄劉家的貧寒。她“清白自奉”,勤儉持家,獲得鄉(xiāng)鄰交口稱贊,夸她有“旺夫像”。后來劉式中了進士,官運亨通,陳氏依然溫良崇儉。夫妻倆共育有立本、立言、立之、立禮、立德五子,陳氏專心相夫教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劉式愛讀書也愛藏書,日積月累竟達千余卷。劉式被人陷害英年早逝后,因為官清廉,身后幾無余財。劉式死后,夫人陳氏對兒子們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死后沒留下什么田莊產(chǎn)業(yè),只有遺書數(shù)千卷傳給你們。這可稱之為墨莊,希望你們在其中辛勤耕耘,繼承這份珍貴的祖業(yè)。此后,劉式的兒子們都學有所成,成了名人。大孫子劉敞是北宋著名經(jīng)學家,精研《春秋》。二孫子劉攽則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助司馬光修纂《資治通鑒》,專職漢史。史有五子登科、兄弟雙進士、“墨莊”三劉之說。北宋莊歷年間,朝廷為劉式平反昭雪并加封了戶部尚書。此事在社會傳為美談,陳氏也被尊稱為“墨莊夫人”,朱熹專作《墨莊記》以記其美。劉式的后代因此以“墨莊”為堂號。
劉式五世孫劉清之(字子澄)為南宋時著名理學家,《宋史》有傳。其留下的眾多著作中,《墨莊總錄》無疑彰顯了家族的精神傳承。他與長他三歲的朱熹交好。宋乾道四年(1168年),朱熹應(yīng)劉清之邀約作《劉氏墨莊記》,另專門題詩《墨莊詠》:“詩書啟山林,德義久儲積。嗣世知有人,新畬更開辟。”
民族英雄岳飛當年率岳家軍轉(zhuǎn)戰(zhàn)古臨江等地,大敗金兵,感嘆墨莊夫人與岳母有太多相似之處,遂題寫了“墨莊”二字。
墨莊劉式后裔遍布神州。相傳元初名臣劉秉忠、明代開國元勛劉伯溫等皆出于此。
劉式,白鹿洞走出的第二位狀元,因善于教子,子孫頻出大家,被奉為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
戴衢亨:嘉慶股肱之臣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二十一日,紫禁城太和殿前,共有155名貢士參加的殿試已經(jīng)結(jié)束,擬錄一、二、三甲的名單業(yè)已出爐。7名考官包括大學士于敏中(主考)、王杰(副主考),皆為清朝前科狀元,“是時,凡狀元在朝者,無不入場?!比绱藦姶蟮年嚾萸八匆?。四月二十五日舉行傳臚典禮,一起誰也沒想到的烏龍事件卻讓原定的一甲三人的命運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折。在拆卷叫名環(huán)節(jié),名次第一考生的試卷因“彌封”(將姓名籍貫遮蔽封住以防舞弊)太緊拆了好半天沒有拆開,影響了典禮的正常進行。乾隆眉頭一皺,命人將此卷后移,順序拆二、三、四名卷。拆畢,第一名的卷子才拆開。乾隆認為這是天意,便命按拆卷順序填榜。金口玉言一出,原定第一名北京大興考生邵自昌與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均無緣,非??上У刈?yōu)槎椎谝幻?,而第二名戴衢亨卻由榜眼變成了狀元,名揚天下。狀元“天定”,看似有幸運的成分,但戴衢亨絕非等閑之輩,二十出頭的他此前已連中兩元,早有盛名。
戴衢亨(1755年~1811年),字荷之,號蓮士,江西大余人?!搬楹唷敝鉃槁吠竞噙_。其幼而敏穎,七歲能詩文。父戴第元(1726~1787),乾隆丁丑科進士。授編修。曾主江南、山東、湖北鄉(xiāng)試,官至太仆少卿。母彭氏,育二子四女,長子心亨,衢亨為次?!耙郧趦€操作相夫,窮達如一,教子嚴,皆成大名”。相傳彭氏未嫁時,多因八字與男方不合,無人敢娶。當彭氏的生辰八字送到戴家時,卻得到了好消息:“三日內(nèi)皆有吉兆,奇之,遂娶焉,果出相國,為名臣?!庇谑?,這兩個同年同月生的年輕人因八字匹配,結(jié)成佳偶。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戴第元應(yīng)請任白鹿洞書院山長。戴衢亨隨父兄來到“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的白鹿洞讀書。父親忙著教書育人,闡釋儒家經(jīng)義,批閱考課試卷,小衢亨則與兄長戴心亨一起埋頭苦讀,學詩作文。小衢亨天性聰穎,加上父親的循循善誘,他七八歲時所作的詩文便被“刊刻在石壁間”。吳宗慈的《廬山志》收錄有戴衢亨的刻詩(節(jié)選):“昨日登邱入松竹,坐石如仙靜不俗。有泉琤琤聲似玉,不嫌小徑羊腸曲……辟路引泉二樂兼,我來此處路已熟。泉悠悠兮清且甘,飲澗遙聽鳴仙鹿。”
白鹿洞書院有座開放式的牌坊,中間為狀元,兩邊依次是榜眼和探花。每每經(jīng)過這里,小衢亨總會暗暗發(fā)誓:將來我一定要堂堂正正走中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3歲那年,戴衢亨少年鼎甲,不僅成為白鹿洞、九江乃至江西全省最年輕的狀元,也是清代江西出的第一個狀元。放眼全國,這個年紀高中狀元的也極為少見。
戴衢亨先祖出自安徽休寧戴氏的一支。祖父戴佩于康熙末年在江西大余定居下來后,家道漸興,人丁興旺,“后嗣浸昌浸熾”。及至后來出了“一門四進士,叔侄兩宰相”,被譽為“西江四戴”,家族榮耀到達巔峰。“一門四進士”指戴衢亨與父親戴第元、叔叔戴均元、哥哥戴心亨皆為進士,“叔侄兩宰相”則指戴均元與戴衢亨叔侄都曾躋身于宰相之列?!拔鹘拇鳌本糯髮W博,尤以戴衢亨最為突出。
從《清史列傳》和《清史稿》中可以得知: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七歲的戴衢亨參加鄉(xiāng)試,一舉考中第一名(解元)。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巡幸天津,戴衢亨奉召參加會試,又考中第一名(會元)。之后,被授予內(nèi)閣中書之職,充任軍機章京。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戴衢亨參加殿試,再次考中第一名(狀元),大魁天下。
自21歲入仕后的35年間,戴衢亨為官謹飭清慎,頗有遠見,是清代乾嘉時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尤其是嘉慶二年(1797年)任軍機大臣后,更是走進了新皇帝的權(quán)力中心,參與處理了一系列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如輔佐嘉慶帝除去權(quán)臣和珅,抄沒其家產(chǎn),責令其自殺,清除其余黨;改革弊政;治理河工;整飭財政等。嘉慶六年(1801年),戴衢亨任兵部尚書后,主張專任將帥,鎮(zhèn)壓了持續(xù)9年之久的白蓮教起義。
戴衢亨是清代為數(shù)不多的狀元大學士,三次擔任鄉(xiāng)試正考官,兩次任學政,不遺余力為國取才。他還直接參與或領(lǐng)導文獻的編纂,包括《欽定熱河志》《四庫全書》及《全唐文》等。
他好學上進,在詩、書、畫方面都有很高造詣,著有《震無咎齋詩稿》《南安詩草》等傳世。江西贛州八境臺留有他的《詠八鏡臺》一詩。他對曾經(jīng)讀過書的白鹿洞用情頗深,18歲時作的《廬山瀑布圖》,以情入境,氣韻生動,不失為山水畫中的精品。
小他五歲的嘉慶視他為股肱之臣,屢屢委以重任。嘉慶初年,凡大典須撰擬文字,皆出自其手。歷任侍讀學士、軍機大臣、兵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士。嘉慶還專門為他作詩一首:“知遇先皇早,欣看晚器成。予申三錫命,汝矢一心誠。鳳閣隨雙彥,鰲頭冠眾英。荷天作霖雨,江右操臺衡?!奔螒c十六年(1811年)四月初一日,57歲的戴衢亨病逝,嘉慶親臨賜奠,贈太子太師,入祀賢良祠,謚文端。君臣相得,可見一斑。
從白鹿洞書院走出的三位狀元,開啟了他們各自不平凡的人生;而白鹿洞書院也被譽為古代的“清華北大”,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由政府于京城之外設(shè)立的國學。
相關(guān)鏈接:
白鹿洞書院如何以文化人?
■ 陶志萍
書院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正脈。白鹿洞書院享有“天下書院之首”千年盛譽,是廬山久負盛名的金字招牌。如何充分依托白鹿洞書院這一存世“活文物”,做好挖掘、活化的大文章,以書院發(fā)展提振廬山文化產(chǎn)業(yè)和旅游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提升九江區(qū)域文旅中心建設(shè)水平,值得我們思考。
白鹿洞書院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它從歷史長河8000余家的書院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書院文化資源中最為璀璨的瑰寶,其歷史地位不可替代。要發(fā)揮、用好白鹿洞書院的文化價值、觀賞價值,一方面需要推進“真理本土化”,恢復和加強白鹿洞書院學術(shù)研究、人才培養(yǎng)、文化交流等功能,使其在當代文化、教育事業(yè)中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活化白鹿洞書院歷史文化資源,吸引游客,提升公眾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尊崇,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和旅游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融合發(fā)展。
白鹿洞書院風景優(yōu)美,古樸典雅,建筑布局考究,文化氣息濃厚。要適應(yīng)自身發(fā)展的空間和功能需要,白鹿洞書院需加強環(huán)境和基礎(chǔ)設(shè)施規(guī)劃建設(shè),避免零敲碎打、修修補補、重復建設(shè),在保持書院歷史風貌建筑的整體性、連貫性、特色性前提下,加強對書院原有建筑群落、門樓牌坊、泮池拱橋、碑刻石刻、古樹石徑、溪澗巖石等文物和自然環(huán)境的修復、保護和利用,以及進行必要的四址空間規(guī)劃拓展。突出主題性、社群性、體驗性導向,重現(xiàn)古代教育場景,打造書院的現(xiàn)代生存樣式,融入當今社會,使其“活”在當下更出彩。
針對書院遠離城鎮(zhèn)、地偏人稀的弊端,要以白鹿洞書院為內(nèi)核,規(guī)劃新建歷史文化書院特色小鎮(zhèn)。書院特色小鎮(zhèn)要與書院四址零空間銜接,向西向北可考慮將白鹿鎮(zhèn)遷建并聯(lián)動觀音橋等景區(qū),與書院相向融合、一體打造,向東可聯(lián)動海會鎮(zhèn)相向融合建設(shè)。編制的書院特色小鎮(zhèn)概念規(guī)劃,要突出書院歷史文化深厚底蘊、文旅融合特色,科學布局優(yōu)勢產(chǎn)業(yè)、可行項目,展現(xiàn)旅游風景、村落文化、企業(yè)文化,增強書院特色小鎮(zhèn)對大客商、大項目的吸引力,為不斷增強書院文化生命力、影響力注入長遠且可持續(xù)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對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質(zhì)量提出了新要求?,F(xiàn)代大學書院制成為一種新時代背景下的通識教育人才培養(yǎng)和管理的新模式。白鹿洞書院可以關(guān)注國內(nèi)高?!皶褐啤比瞬排囵B(yǎng)模式的改革動向,加強與高校合作建設(shè)傳承創(chuàng)新平臺,積極與知名大學共建合作平臺,在人才培養(yǎng)功能的恢復與古今融通的大學“書院制”探索上,實現(xiàn)突破性發(fā)展,讓白鹿洞書院成為高校“大校園”中的“小書院”,切實推動文脈傳承、學統(tǒng)賡續(xù)。要學鑒岳麓書院教育模式,為今后啟動人才就地培養(yǎng)教育功能,充分預留發(fā)展空間、場地,創(chuàng)造新的生長點,讓千年書院“老樹開新枝”。因勢利導,以文化創(chuàng)新、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助力書院發(fā)展。
書院是文人雅士紛然云集、論學問道的重要場域。書院的建設(shè),本身就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產(chǎn)物。白鹿洞書院通過舉辦學術(shù)研討會、文化講座、藝術(shù)展覽等,吸引文化人才、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從業(yè)者集聚,促進文化產(chǎn)業(yè)集群發(fā)展。依托廬山名山效應(yīng),定期開展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與境內(nèi)外知名旅行社合作推進書院文化。通過“一帶一路”、孔子學院,加強“走出去”對外開展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書院故事。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鐘千惠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