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山山水水釀出了一個明媚的秋天,千姿百態(tài)顧盼生輝。這里山間絕色、古鎮(zhèn)清幽,自然的一幀剪影,就足以醉倒一個遠(yuǎn)方的旅人。
作者 |?曾雅嫻
題圖 |?婺源的秋
都說江西的秋能滿足人們對秋天所有的想象。你印象中江西的秋是什么樣子?是山月,是古村,是丹楓,是碧水,是謝靈運(yùn)的詩,還是趙孟頫的畫。
到底該如何描繪江西的秋?廬山楓林酡紅似醉,婺源篁嶺詩意曬秋,弋陽龜峰銀杏簌簌,都是江西最美秋色的“限定款”。江西的秋如一壇陳年佳釀,多飲一杯便是一場微醉。
廬山秋景。?圖源九江文旅
沒看過廬山不足以說秋天
如果你錯過了廬山的夏,那么一定不能錯過廬山的秋。
這里山如醉,秋如韻。當(dāng)金色的陽光打在霜林盡染的楓葉叢上,紅楓與碧水掩映下,楓樹林緊緊依偎,錯落有致地散布在蜿蜒的坡間,便讓秋天定格在童話世界里。
在廬山,要看秋色,除了植物園,牯嶺鎮(zhèn)上還有很多高大的梧桐和其他喬木,緋紅染霞、層層疊疊,加上蔚藍(lán)的天空,常綠的針葉松,染出一個五彩的世界,中間還夾雜著各種歐式風(fēng)格別墅群。當(dāng)你悠閑漫步于牯嶺鎮(zhèn),仿佛走在阿爾卑斯山腳下一個歐洲古堡中。
每一片楓葉都紅艷可人,楓葉流丹、燦若朝霞,有紫紅、有金紅、有鮮紅,有橙紅,它們構(gòu)成了廬山秋色里最豐盛的“楓”味大餐。
白居易就曾愛上這片楓葉紅,他在《琵琶行》里開篇就寫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公元815年,44歲的白居易因仕途失意,在廬山賦閑。盡管詩人心情惆悵沉郁,但廬山的美讓他心有所安,他與朋友一起郊游,寫下了這首《題元八溪居》:溪嵐漠漠樹重重,水檻山窗次第逢;晚葉尚開紅躑躅,秋芳初結(jié)白芙蓉。
溪流曲曲折折在山間蜿蜒,晚秋楓葉紅得搖曳生姿,于是心情日漸明朗的白居易,在廬山的香爐峰和東林寺的楓林間,給自己建了一間草堂。如今,廬山花徑公園里白居易草堂陳列室,是廬山不可不去的景點(diǎn)。
千百年來,廬山的大美風(fēng)光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他們競相來到廬山舞文弄墨、吟詩賞月,留下了一萬六千多首詩詞。把一個秋天讀到深處,與一座山執(zhí)手相約,斟一杯云霧茶解乏。茶未涼,楓葉黃花秋正濃,牯嶺停云處,會有故人來。
廬山的秋天,是從第一片楓葉紅開始的。從一葉知秋到漫山遍野燦爛紅,從波光粼粼的湖面到姹紫嫣紅的火燒云,在秋日廬山,人世間一切美的修辭,都變得具象化了。
婺源篁嶺曬秋。程政/攝
來時正曬秋 婺源辣椒紅
如果說江西其他地方的秋是一首五言絕句,那么婺源的秋則是一幅水墨丹青。篁嶺的菊花和辣椒,梯田里的金色稻浪,還有晨霧與炊煙,古村與群山,品不盡的美,挪不開的眼。
婺源是縣名,曾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十幾個古村落如珍珠散落在山山水水間,農(nóng)人的院場里、門前空地上,徽派建筑的陽臺上、屋頂上,曬滿了南瓜、紅柿子、紅辣椒,曬簟鋪成一幅幅五色斑斕的調(diào)色板,把村莊映照出謎一樣的光芒。
篁嶺村是一個掛在山崖上的古村,因山脈綿延,河谷深切,有地?zé)o三尺平之說,所以家家戶戶曬秋。每當(dāng)日出山頭,晨曦映照,山間村落的徽式民居在果實(shí)的點(diǎn)綴下,繪就出別具一格的“曬秋”景觀。當(dāng)你走近,你就會發(fā)現(xiàn)說它是“中國最美鄉(xiāng)村”,并沒有夸大其詞。
宋代理學(xué)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就是婺源。公元1150年的某夜,朱熹望月想起故鄉(xiāng)的秋,寫下了一首五言詩《對月思故山夜景》:沉沉新秋夜,涼月滿荊扉;露泫凝馀彩,川明澄素暉;中林竹樹映,疏星河漢??;此夕情無限,故園何日歸。
就在那個秋天,朱熹回到婺源老家,見到了久別的族人,與這里的山鄉(xiāng)重逢,那些面孔陌生又熟悉,血脈相連的情感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讀著朱熹的詩,遠(yuǎn)眺金色的菊花如畢加索的畫一般整片相連,其間曬著錯落有致的玉米、柿子和紅辣椒,加上千年古樟遒勁挺拔,一幅水墨丹青里,秋色與山水此刻成了最朦朧的點(diǎn)綴。
婺源秋的顏色是紅里透著金,色彩層次鮮明。這里有大片的楓樹林、金黃的稻田、黃澄澄的金絲菊園,一入秋,這些色澤飽滿的自然景觀與徽派建筑相得益彰,這一幅渾然天成的秋景圖不知醉倒了多少人。
四百年前,湯顯祖曾感嘆“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湯顯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古徽州,也是今天的婺源。湯顯祖夢中老家一樣的村莊,在山野紅楓的搖曳中私語,說不清是千絲萬縷的秋意裝扮了婺源,還是婺源賦予了動人秋色無限情意。
或許沒有答案,也或許,婺源的水墨煙雨與曬秋人家都是答案。
龜峰景區(qū)內(nèi)丹霞地貌景觀。圖源上饒文旅
色澤如丹龜峰山
龜峰的名氣雖然比不上三清山、龍虎山,但龜峰的丹霞地貌獨(dú)樹一幟,是萬千秋色中的另一種絕色。
丹即是紅色,所以這里的石寨、石墻、陡崖都因?yàn)樯珴扇绲?,燦若明霞而得名,這里的一切曾驚艷了那位游歷了無數(shù)大好河山的“最牛驢友”徐霞客。
1636年的秋天,徐霞客順著信江漂流而下,來到弋陽,被龜峰所吸引,在這里一留就是三天,并寫下一篇三千字長文《江右游日記》,文中詳盡描寫了龜峰的奇與美。
于是,龜峰成了徐霞客進(jìn)入江西境內(nèi)第一個不忍告別之地。龜峰顧名思義,是一座象形的山,從遠(yuǎn)處眺望,整個山體就像一只巨大的昂首神龜,這是有一百多只烏龜形狀組成的丹霞山峰,老人峰、駱駝峰、八戒峰等,形態(tài)各異,令人稱奇。
其中“三疊龜峰”最奪眼球。三只神龜在山頂上疊落成梯,翹首東北,好像在盼望父母歸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四大瑞獸“龍鳳麟龜”,現(xiàn)實(shí)中只有龜是真實(shí)存在的,其他三種都屬于古老的傳說。
無山不龜,無石不龜。走進(jìn)龜峰,似乎就走進(jìn)了古老的神話世界,也像旅人從家鄉(xiāng)走到他鄉(xiāng),從此岸走到彼岸。所以徐霞客在看過那么多壯美山河后,還是會贊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
據(jù)說徐霞客在龜峰游覽的三天,恰好經(jīng)歷了雨天、陰天、晴天三種天氣,將龜峰秋天的百般嫵媚盡收眼底。他是從展旗峰的崖棧進(jìn)入龜峰,那天是個大風(fēng)大雨天,徐霞客尋見一處寺院就敲門避雨。
龜峰寺的僧侶為徐霞客打開了寺門。寺中方丈還親自招待了他,清粥暖胃,熱茶暖手,天晴后又為他做向?qū)?。所以徐霞客在文中寫道:“雨氣漸收,眾峰俱出,惟寺東南絕頂尚有云氣”。
山中遠(yuǎn)行客,寺中一老僧。百年的銀杏葉黃了又黃,似乎見證了兩人的緣分。在這片幽靜的禪房里,山中的花開花落、草木春秋,都隱藏在無人問津的山野小徑里。而龜峰不說話,一如既往地緘默著,從楓林浸染,到雨后初晴。
世間的美景,既驚艷于景,更驚艷于人,像午夜山寨的點(diǎn)燈,讓山中少了霜寒料峭,等候遠(yuǎn)道而來投宿的客人。于旅途中的徐霞客而言,這份最美秋色同這份君子之交一樣,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江西的山山水水釀出了一個明媚的秋天,千姿百態(tài)顧盼生輝。這里山間絕色、古鎮(zhèn)清幽,自然的一幀剪影,就足以醉倒一個遠(yuǎn)方的旅人。
(來源:當(dāng)代江西)
編輯:王嘉琪
責(zé)編:鐘千惠
審核:許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