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征文比賽一等獎作品:
致敬相逢——九江博物館大寫意
□?沈師
九江,長江沿岸重要節(jié)點城市,山清水秀,人文厚重。
秦朝設(shè)立九江郡,漢代筑城,三國周瑜在甘棠湖畔的煙水亭設(shè)立點將臺,宋代岳飛屯兵江州抗擊金兵。千百年來文人騷客在九江云集,留下了流傳千古的詩篇,給現(xiàn)代九江城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九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賡續(xù)傳承,熠熠生輝。
九江博物館位于風光旖旎的八里湖畔,近萬平方米的展區(qū)面積,具有文物展覽、保護、公共服務(wù)等功能。歷史在這里沉淀,生命在這里活化。
如果將時光作縱軸,將空間作橫軸,那些遺留下來的一處處名勝,一件件珍貴的出土文物,無疑就是一個個歷史的坐標點,散落在九江大地上,星羅棋布,照耀著蒼茫的歷史天空。
九江博物館就是濃縮版的精華,經(jīng)典館藏引人駐足,吸人眼球。鎮(zhèn)館之寶“元·青花塔式蓋瓶”以其獨有的藝術(shù)魅力和歷史人文價值,受人青睞,嘆為觀止。這件鎮(zhèn)館之寶,至今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老館長汪建策在他著的《物語》中有過相關(guān)敘述。這件“元·青花塔式蓋瓶”,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土于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原本為一對。九江與黃梅一江兩岸,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兩地接觸頻繁,聯(lián)系緊密。后來,其中的一只成為九江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另一只現(xiàn)存湖北省博物館?!霸で嗷ㄋ缴w瓶”,其風韻風采吸引了眾多游客和觀賞者,人們絡(luò)繹不絕,陶醉綿綿。都說人生何處不相逢。其實,這就是一種相逢,是一種緣分。
九江文化豐富多樣,涵蓋了傳統(tǒng)戲劇、民俗、傳統(tǒng)手工技藝等多個領(lǐng)域。湖口青陽腔、武寧采茶戲、東林凈土宗、德安義門陳,星子金星硯制作技藝、瑞昌竹編剪紙等,這些不僅代表了九江的文化特色,也是中華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徜徉九江博物館,透過九江文博文化陳展“盛宴”,領(lǐng)略本土文博精髓,能夠收獲一份心靈感動,體驗一種生命律動。
在九江博物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集萃廳,曾經(jīng)展出一條用一萬多根稻草編織成的草龍,長近30米。這條草龍是工匠們花了近半年時間才完成的。佇立在這條巨龍前,眼前活化的是巍巍長城,雖然歷經(jīng)風雨和硝煙,仍屹立于世界東方民族之林。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追逐夢想的精神圖騰。
相逢是緣。有一次來到九江博物館,竟意外地參觀了“九江九八抗洪實物展”,作為一名曾經(jīng)投身九江“九八抗洪”的老兵,心靈震撼,情感升華,頓時眼睛濕潤,那難忘的日子,歷歷在目。這珍貴的陳展活動,在光陰荏苒中,刻錄歷史與不朽,承載光榮與夢想。追憶時光印記,就是前行的足音,是一種深沉的時光隧道。洞見,才能找尋一抹光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九江博物館,是映照這方水土璀璨人類文明,輝映絢爛歷史長河的精神所在,是一首如歌的行板,從承載中見證不朽的榮光。九江博物館,我們共同走過每一個有刻度的年輪。
廬山那片云霧演繹了曠世傳奇。鄱陽湖那片舟帆捎去了水鄉(xiāng)的溫情。山為骨,水為脈,峻山浩水,來源自然,追求致遠,氣勢千里?!皾£柦^夜送客……江州司馬青衫濕”“不識廬山真面目”“飛流直下三千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九江靈動的人文山水和豐厚文化,讓來者放慢腳步,聆聽這歷史的靜流之聲。
記憶并非止步,而是另一種意義的前進與探索,是對家珍的拂塵,是對輝煌的暢想,是對歷史的追蹤與尊重,又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文化自覺自信。穿越時空歲月,將未來的時光擦亮,變得更加生動傳情。
時間演繹歷史,歷史凝結(jié)記憶,記憶照啟未來。在時間的長河里,人類是渺小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是偉大的。九江博物館,串起珍珠般記憶的碎片,不僅僅供今天的人們觀瞻品賞、記憶傳承,更讓人們回味品讀其中滄海桑田、百感交集的喟嘆,喚起大家對其文化價值的思考和人文意識的回歸。
泱泱潯陽江,悠悠九江城。從荒蕪起始,到今朝繁榮,古今多少事,都付了這一簾八里湖煙云。歷史亙古不變,未來滿懷期待。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不語萬古琴。
致敬相逢,九江博物館!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鐘千惠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