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色色人妻有码视频_欧美一级二级三区久久精品_在线观看无码av不卡毛片_久久国产福利免费

夜讀九江丨(致敬長江·江洲采風行)故地重游江洲情

2024-04-17 19:03 長江周刊 閱讀 29511

故地重游江洲情

■ 陳林森

3月22日早上,采訪車駛上了新港碼頭的輪渡,站在渡船上,望著遠處奔騰不息的江流和眼前繁忙的車陣與人流,不禁勾起了對往事的回憶。

1963年,我初中畢業(yè)考入九江一中。記得初來九江時,常在周末假期,過鐵橋到老火車站,聆聽火車的鳴笛;或者穿過大中路再到江邊游玩,看著江水滔滔東去,眺望對岸歷歷可見的小池口,遙指東方煙霧迷蒙的江洲島,心中不禁涌出一種神秘感。

第一次跨上江洲的土地,是高中第一年秋季,學校組織學生到江洲摘棉花。我們從學校步行來到渡口,過江后又走到生產(chǎn)隊,當晚隊長給我們交代任務和注意事項。第二天一早,每人發(fā)了一個大布袋,和棉農(nóng)一樣系在胸前。那時摘棉全靠人工,雖然大部分同學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勞動,但都盡心盡力,埋頭苦干。田野里棉花骨朵紛紛綻開,像舉著一個個半攥的拳頭;棉花稈長得高齊胸膛,又很粗硬,一不小心就會劃破手。我們學著農(nóng)民的動作,用三根手指探進棉花桃里,用力一捏,一扯,再投進布袋。摘滿了一口袋,就送到生產(chǎn)隊倉庫給保管員過秤。我們在生產(chǎn)隊食堂用餐,比學校吃得飽,菜的花樣不多,除了應時蔬菜,主要是豆制品,有時直接煮黃豆。我們吃飯免費,同學們都對伙食很滿意。晚上社員還會拿些炒熟的花生來給我們解饞,同學們邊吃花生邊閑聊。我們在江洲摘了一周的棉花后回到學校。那一年的年底,為了回饋九江市的支援,江洲公社給全體市民每人贈送了一丈布票(當時九江市區(qū)戶籍人口約八萬)。畢竟是60年前的往事,有的老同學忘記了,但我記得很清楚,在計劃經(jīng)濟年代,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所以我一直感銘在心。

1960年代,江洲走出了兩位著名的模范知青——高冬梅和譚冬幼。高冬梅是江洲本地人,1960年從九江縣一中初中畢業(yè),主動放棄已被九江師范錄取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1964年,高冬梅帶領一批回鄉(xiāng)知青組成突擊隊,進行棉花的科學栽培和良種繁育,成了遠近聞名的植棉能手,被評為江西省勞動模范。1966年1月,已任江洲公社棉豐大隊黨支部書記的高冬梅被推薦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棉花生產(chǎn)會議,受到周總理等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在閉幕大會上還被總理點名稱贊。譚冬幼是南昌鐵路工人的女兒,1964年下放到九江縣新洲墾殖場勞動,她的先進事跡因一篇新華社通訊而廣為傳播。高冬梅曾經(jīng)在我們畢業(yè)前夕,來九江一中給全體師生作報告。我的一位老同學當時是校團委干部,他就負責準備那一次報告大會的擴音器材。主席臺上,高冬梅的形象和她的名字一樣,高高的個子,像“冬梅”一樣端麗、干練。高冬梅和譚冬幼,是早期知青的優(yōu)秀代表,是那個年代艱苦奮斗的典型。1968年8月,黨中央向當時的66、67、68三屆初高中畢業(yè)生(通稱“老三屆”)發(fā)出了“四個面向”(面向農(nóng)村、面向邊疆、面向廠礦、面向基層)的號召,受優(yōu)秀知青的影響和鼓舞,我和一位同學主動申請到偏遠的武寧山區(qū)插隊落戶,我們的事跡登上了當時的九江日報。

整整一個甲子沒有重上江洲的機緣,我有時從陳世旭的小說里間接地領略江洲風情。陳世旭是從江洲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他初中畢業(yè)后,和譚冬幼同時從省城下放到江洲當農(nóng)民。江洲的艱苦勞動和艱難生活,鍛煉了他堅強的意志,積累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為他走上文學道路,并成為公認的“江西文壇領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稱江洲為“第二故鄉(xiāng)”(《為小人物立傳》),他的許多作品以江洲為背景,如小說《江洲往事》《江洲的桃花》《江洲影》,散文《淚濕青衫在江洲》。他對九江,特別是對江洲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的小說寫了許多當時的農(nóng)民、知青和基層干部,刻畫了江洲人民的精神風貌。他情系江洲,多次描寫江洲人民艱苦卓絕的防汛抗洪斗爭。陳世旭的小說還運用了不少九江方言,如“歇坡”(干活中間休息),“搭殼”(主動與異性親近、搭訕)等,為九江讀者所喜聞樂見。他幾十年筆耕不輟的精神,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也影響了我作為業(yè)余作者的寫作生涯。

歲月匆匆,彈指一揮間。2024年3月22日,我應邀參加由九江市作協(xié)、柴桑區(qū)文聯(lián)、九江日報長江周刊聯(lián)合組織的“致敬長江:作家下基層——江洲采風行”活動,先后參觀了江馨島農(nóng)產(chǎn)品展銷館、國能零碳生態(tài)島項目基地、蔡洲村軋花廠的秸稈回收項目等;在江洲鎮(zhèn)生態(tài)旅游文化節(jié)主會場欣賞了當?shù)匮菟嚾藛T的精彩表演,在九號村觀景臺觀看了油菜花海和風吹麥浪的田園風光,領略了江洲鎮(zhèn)在改革開放以來新農(nóng)村建設的獨特魅力和無限風光,感受了今天江洲人民的堅守與奮進,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江洲位于三省交界,是江西北大門,長江第三大島,為沖積洲地貌,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土層深厚,適合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機械化作業(yè);氣候溫潤,雨水充沛,適宜種植棉花、油菜、小麥、黃豆、花生、花卉、中草藥等;四面環(huán)水,陽光、風力充足,有利于抵御生物入侵,開發(fā)清潔能源,開展環(huán)境保護,是發(fā)展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和旅游業(yè)、振興鄉(xiāng)村經(jīng)濟的一塊寶地。

我們采訪的一天,恰逢久雨之后的晴好天氣。大片的麥田猶如一面寬大的海綿被兒,在微風中溫馨地顫動;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像金色的海洋,在陽光下壯麗而又輝煌。暖風熏人,人們脫下棉衣和罩衫;孩子們在金沙灘上歡快地追逐,用小鏟子在沙地上繪制美麗的憧憬;打扮入時的美女,三五成群地站在棧橋上合影或自拍,笑聲在菜花香里綻放。春潮裹不住的風韻,涌動著大地的喜悅。

這次到江洲實地采訪,實現(xiàn)了我重訪故地的夙愿。采訪結束時,坐在大巴上,我看見江洲鎮(zhèn)街兩旁飄揚著的彩旗,寫著如許字樣:“贛北眉目地,興旺大柴?!保也唤袊@:“眉目地”,一個多么好的比喻!在江西和九江的地圖上,江洲的地理位置、它的形狀、它的窗口意義,可不就是九江的“眉目”之地?它的經(jīng)濟總量也許不是那么龐大,但它可以是贛北最靚麗的地方!在江洲鎮(zhèn)的干部群眾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江西頭頂上的這一撇“眉目”描繪得越來越風情萬種,俏麗動人!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魏菲

責編:劉蕓

審核:楊春霞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