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色色人妻有码视频_欧美一级二级三区久久精品_在线观看无码av不卡毛片_久久国产福利免费

歲月丨甘蔗田里的舊時光

2024-03-09 09:27 潯陽晚報 閱讀 29177

車過蔡嶺鎮(zhèn),遠見都昌髙速路口的一個停車服務區(qū)內(nèi),一捆梱甘蔗如旗桿林立。朋友問我,買甘蔗不?不待我回答,車早已停下,幾個鄉(xiāng)民舉著甘蔗圍了上來。甘蔗,甘蔗,十元錢三根。鄉(xiāng)民聲聲中,削好了綠皮的甘蔗伸到面前。朋友笑著對我說,買一梱吧。說話時,朋友塞了幾捆放在后車廂內(nèi)。是幫九江的朋友帶的。

  甘蔗外皮有兩種,一種是綠皮,還有一種黑皮的,顏色如同過了霜的棗色。也許是品種原因或是水土原因,黑皮甘蔗在都昌農(nóng)戶家不常見。因為黑皮甘蔗里有豐富的鐵元素,說黑皮甘蔗可補血止咳。那一年,我母親晚間咳嗽,到醫(yī)院看過幾次,效果都不明顯。后來聽朋友說用甘蔗煮水可用。我試著,不想真的有效。我家大塘山傅家,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許多人家以種甘蔗為業(yè)。每年冬天,三汊港街道兩旁,就有許多人賣甘蔗,賣甘蔗的有一大半就是我村的人,其中就有我的父親。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水稻糧食產(chǎn)量不高,好年成時畝產(chǎn)也就二百來公斤,對農(nóng)家子弟來說,吃一次干凈純潔的白米飯都是很難的,我記得在包產(chǎn)到戶之前,早晨的稀飯里難得有米粒,不是白蘿卜絲摻和,就是大白菜加入,中午放學回家,明明聞到白米飯香,掀開鍋蓋,攪動鍋鏟,一層白米飯下埋伏的全是大白蘿卜絲或是紅薯或是芥菜。生產(chǎn)隊里的水田旱地,不是水稻就是紅薯蘿卜芥菜或棉花。包產(chǎn)到戶后,我家分了三畝幾分水田,還有幾分自留地,也就是山地。第二年,家里弄了個木倉,十幾擔黃澄澄的稻谷躺在谷倉里,我放學回家,父親帶我看谷倉笑著說,今年有白米飯吃了。有了白米飯,村里人的自留地里開始出現(xiàn)了新的品種,菠菜芹菜莧菜等等。這些菜產(chǎn)量不高,但遠比又硬又粗的大芥菜香甜可口。有人家里買了收音機,收音機很大,外面有一層牛皮套子。走路背在胯下,小盒子里有人說話唱歌。干農(nóng)活時,小盒子放在田岸上,沙沙沙響。晚上,我母親跟我父親說,我們家也買一臺。父親說,那東西值好幾蘿谷,母親不作聲。第二天,父親大中午頂著烈日去了供銷社,寶貝一樣捧回了一臺黑色的收音機,一個暑假里都是聽單田芳說楊家將。

  終于有一天,許多人家谷倉里有了余糧,村里人的水田,不再是清一色的水稻。三汊港街道兩旁有人開始擺攤賣衣服,有人賣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大熱天有人走村串戶賣起了冰棍。五分錢一根的冰棍叫得全村的小孩,從村東跟到村西。除了冰棍,還有冰水,涼粉。

  分到我家的有一塊最大的水田。分田到戶,每塊田都評上了等級,肥力肥厚的,長出的莊稼綠油油的。碰上山腳下的冷水田,人家肥田種水稻可以有300公斤的畝產(chǎn)量,冷水田一季下來,有個200公斤的畝產(chǎn)也算是不錯的了。

  父親在田邊轉(zhuǎn)了一下午,終于想出了一個法子,靠高岸山腳下開出了一條深水溝,不再讓冷水倒瀼整塊水田。父親說,有糧了,這水田改地種。種包菜種甘蔗種生姜。

  包菜屬于甘藍類植物,圓滾滾的。第一次見到包菜是半個圓球,那年春節(jié)到姑姑家拜年。姑姑對我說,今天吃道新鮮菜。

  姑父在縣城里上班,每年下鄉(xiāng)總有許多好吃的菜食帶來。而且姑父炒菜做飯也很講究,同樣的青菜蘿卜他就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來。去姑姑家拜年那是一個很值得期待的日子,雖然路程很遠。姑父從廚房里出來,拿出一個球形的蔬菜來。切了一半,對我父親說,這是熟人從外地來送給他的包菜。今天吃一半,剩下的半只你帶回去讓我母親嘗嘗。

  后來,我家的田里躺著一個又一個圓滾滾的綠球。下午,母親到田里砍包心菜。母親用手輕輕地按在一棵包菜上,母親說這包菜熟了,熟了的意思就是這包菜包得很緊可以賣了,我用菜刀將包菜齊土砍下。又把包菜放在一只竹籃里,冬天的陽光斜斜地照在母親的臉上,有點紅,暖暖的紅色。母親說,明天可能下霜,你幫父親將包菜送到港頭街上去。

  天剛亮,我起床時,院里板車上裝滿了一大堆圓滾滾的青翠如玉的包菜,還有兩大梱甘蔗。父親拖著板車說,你不用送我了,不比原先,肩挑手扛的費力。去三汊港街上賣菜的大都是大塘山人,只有極少的周圍村莊的人。他們早早地在三汊港街道兩旁占上了最具人氣旺盛的位置,鋪開了蛇皮袋,上面擺滿了要賣的菜。街兩旁都是私人的店面,擺攤賣菜在人家的地盤上,碰到不好相處的店家,常有被驅(qū)逐的遭遇。父親的板車在三汊港街上如水一般流動,有時在菜市口,有時在高中門口,還有時拉著大板車進村叫賣。后來,父親將所有包菜轉(zhuǎn)讓給菜市場的小販。

  第一個在都昌縣種包菜的,是大塘山的民辦老師傅先生,他是我同學的父親。他應該是周圍村莊里第一個將科技用到農(nóng)產(chǎn)品種植和銷售上的。他給我講過他種包菜的歷史,他通過郵政在外地買到包菜種子,第一次種時包菜全是稀松的,他將稀松的包菜上放土塊壓著。后來才偶爾有包得實緊的,之后每年將包得緊的包菜留種,才將包菜種得又大又緊。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家三分地包菜賣過6000多元錢。人家的地是青菜蘿卜紅薯時,他家的山地全是桃子桔子葡萄。

  大塘山村曾一度在周圍村莊里最富有也最具有勤勞樸素美譽。

  煙霧朦朧中隱有一片甘蔗林,父親從甘蔗林出來,他手里抱著一梱分選的甘蔗。整個夏天,父親都在這片甘蔗田里忙活。打枝分葉,放水打藥,母親將一擔的肥料運到田里。父親舉著一根折斷了的甘蔗對下田施肥的母親說,甜著吶,再長一尺就要上街了。真的,過了中秋,三汊港街上又有人開始賣甘蔗了。綠油如玉棗黑如鐵色,大塘山的甘蔗拔節(jié)有聲如竹。

  飯館里有一道菜叫干鍋手撕包菜。朋友來了上飯館,來一道干鍋手撕包菜吧,準叫你不后悔。干鍋手撕包菜,包菜要用松松的那種,如果你想從這道菜中吃出“靈魂”來,你一定要自己動手,將包菜葉子一片一片地輕輕撕開。小小的如玉般的菜葉從你指縫間輕輕滑落,如時光晨露如桑田云駒過。

  我在大塘山的那些舊時光就是在這輕輕的裂縫里流過去的。

( 付尚林

版權(quán)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魏菲

責編:許欽

審核:朱靜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