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色色人妻有码视频_欧美一级二级三区久久精品_在线观看无码av不卡毛片_久久国产福利免费

薦讀九江丨“五四之子”許德珩的傳奇人生 (上)

2月25日 10時 長江周刊 閱讀 30733

“五四之子”許德珩的傳奇人生 (上)

■ 阿 詹


有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曾在4所大學上過學、4次投筆從戎、2次被捕;在11所大學教過書、4次被解聘;參加或參與發(fā)起成立多達14個社團,出版著作或譯作11部,他就是“五四之子”——許德珩。



垂髫稚子敏而好學

1890年10月17日(農歷九月初四),許德珩出生在江西省德化縣仁貴鄉(xiāng)(今九江市濂溪區(qū)虞家河鄉(xiāng))沈家沖。其祖輩老家原在九江城東的花果園(今九江市潯陽區(qū)花果園路),曾叔祖許振興參加太平天國革命并當了軍帥,1855年2月,在攻打湖北的一次戰(zhàn)役中陣亡。為避株連,全家便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遷到離城二十多里外的沈家沖隱居下來。祖父許殿勛一直不敢進取功名,終生以行醫(yī)為業(yè)。清朝末年,追查太平天國官員之事漸漸松弛,父許鴻臚才得以參加府試,中了秀才,補為廩生,在書院食廩。因國學功底扎實,許鴻臚在書院考試中常常名列前茅,故每月有二三十兩銀子的膏火費進項(清代書院根據成績的高低,來發(fā)放不同等級的膏火,類似現(xiàn)代的獎學金),再加上有二三十畝田地的租金收入,一家人日子倒也過得去。

許德珩與夫人勞君展合影。

許德珩有兄弟五人,姐妹三人,他是男孩中的老二。1896年,許德珩六歲,按時下的教育體系,可以去幼兒園或學前班進行學前啟蒙了??僧敃r學前教育尚未普及,重視讀書且有條件的家庭只能請先生來家或送孩子去私塾,學的大都是“四書”“五經”之類的儒家經典。此時,家里為兄長考取功名專門請了塾師,小德珩便去家館做哥哥的“陪讀”。八十多年后,許德珩在逾九十歲高齡寫的回憶錄中特別提到了這段難忘的時光:“我六歲時跟比我大八歲的長兄在家館里讀書。塾師劉暢春,舊學根基相當深,也很會講解。家館主要是為培養(yǎng)長兄取得功名,我不過是搭配而已。第一年只是識識字,讀讀《三字經》《幼學瓊林》之類啟蒙的書,一年以后,老師就給我開講《詩經》,對其深意雖然不懂,但讀得很順,記得也相當牢固。又讀《左傳》,然后才讀《四書》?!端臅分形覍Α睹献印诽貏e感興趣,有些句子至今仍能記誦”。

不過七八歲年紀便與大他許多的哥哥同學“四書五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等經典名句更是張口就來,倒背如流,真乃天資聰慧,過目不忘。

參加五四運動的學生們被關押在北大法科的教室里。

艱辛求學新舊兼容

四年之后,劉塾師中了秀才,又中了拔貢,離開了許家。因家境已不如前,十歲的許德珩只好去鄉(xiāng)里私塾搭學。

上學要經過鎮(zhèn)上的店鋪,顧客和路人攘來熙往,好不熱鬧。小德珩匆匆穿行其中,對市井喧嘩置若罔聞,卻時常會在某個不起眼的店鋪前停留片刻,嘴里吟誦有聲。這天路過剃頭鋪,吸引他的是門上的一副對聯(lián):“雖為毫毛事業(yè);卻是頂上功夫?!边^了兩天,路過一家鐵匠鋪,同樣因一副對聯(lián)讓他回望頻頻:“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這些底層人民賴以生存的勞動場所,因一副副對仗工整、平實貼切的對聯(lián),饒是增添了不少生活趣味和文化色彩,令少年許德珩念念不忘,以至于鮐背之年對晚輩提起仍津津樂道。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發(fā)布“上諭”,中國歷史上延續(xù)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婆e既廢,書院的膏火費自然就終止了,為謀生計,德珩之父許鴻臚經朋友推薦,去了浙江紹興府做文案,與同為文案的馬先生交好,拜為盟兄,而馬先生與徐錫麟、秋瑾來往密切,“近朱者赤”,由是許鴻臚漸漸由一介舊儒轉變?yōu)槊裰鞲锩枷氲膿碜o者。

這一年,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了同盟會,宣傳革命。而此時15歲的許德珩正在魏家沖搭學,這是他學習舊學的最后一年。在這里,他結識了同學魏朝綱,兩人同歲,十分要好。魏同學翌年進了九江小學堂。他教許認識了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后來魏又考進了南京陸軍小學,讓小德珩羨慕不已。他也想學英文、數學,可只有新式學堂才開設以上課程。后經四處打聽,得知城里有一位同文書院畢業(yè)的青年教師設館授徒,教這兩門課,上課時間每天上午九點至11點。沈家沖距縣城二十華里,鄉(xiāng)里人去一趟縣城往返得四個小時。此時家境每況愈下,母親望著德珩,語氣里透著無奈,道:“你大哥允諾每月給你交一塊大洋的學費,城里吃住恐怕就……”可小德珩心意已定:哪怕天天走,也要去上學!于是那條坑坑洼洼的鄉(xiāng)路見證了一個清瘦身影兩年間風雨無阻,也將一個16歲的少年磨煉成“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18歲青年才俊。

血氣方剛兩次從戎

1908年,憑借兩年的苦學,許德珩考進了九江中學堂(前身為濂溪書院)。雖為新式學堂,其實還留有書院遺風,學生中竟然還有30多歲的老秀才。慶幸的是,成績優(yōu)秀、課考前幾名的學生依然能領到膏火費,這不僅大大緩解了許德珩求學的經濟困境,甚至還能略有盈余,貼補母親一些家用。

其間父親從紹興回來,帶他修習了嚴復的《天演論》,通讀了《新民叢刊》,詳解了鄒容的《革命軍》,學習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這些文章對他的啟發(fā)很大。雖然父親終因徐錫麟、秋瑾革命案發(fā),受到牽連,被罷職逃回家鄉(xiāng),但這并沒有澆滅許德珩思想的火花,相反進一步引發(fā)了他對民主思想的思考。

這個年少睿智的學生很快引起了學校地理教師楊秉笙和圖畫教師王恒的注意。他倆均為留日同盟會員。經他們介紹,許德珩加入了同盟會。為表立志改革的決心,他瞞著家人偷偷剪掉了辮子,既是對清朝封建制度的反叛,也是對民主自由的追求。

1911年10月10日夜,辛亥革命爆發(fā)。10月23日夜,江西九江新軍馬毓寶率部起義,九江光復。

革命黨人李烈鈞當時是都督馬毓寶的總參謀長,不久,馬毓寶辭職,李烈鈞繼任九江都督。后經江西省議會推舉,孫中山先生任命李烈鈞為江西都督且兼九江都督。革命伊始,21歲的九江中學堂三年級學生許德珩立即以許礎的名字投筆從戎,加入了革命軍憲兵隊,后又成為李烈鈞秘書處的一名秘書??吹礁锩〉贸晒Γ瑓⑴c其中的許德珩,別提有多高興了,有詩為證:

從軍樂,從軍樂,剪掉辮子,解放小腳,砸爛鴉片煙槍,去舊迎新真快樂!

從軍樂,從軍樂,推翻君主,掃除暴虐。千年皇帝打倒,民主共和真快樂!

從軍樂,從軍樂,孫文黃興,領袖先覺。東方一聲春雷,震驚世界真快樂!

真快樂,真快樂!走上革命,誓作新民,不愧鄒容秋瑾,一往無前真快樂!

短短的一首詩,竟然有12個“樂”字,通篇都洋溢著激動和飽滿的情感。而那時新詩尚處于萌芽階段。中國新詩運動出現(xiàn)的第一批白話新詩,當推1917年《新青年》上刊登的胡適的白話詩詞8首。而此詩作于1911年,可以說較為超前,“詩言志,歌詠懷”,這或許是青年許德珩表達革命激情最直白的方式。

1912年10月29日,許德珩作為李烈鈞秘書,參加了孫中山先生歡迎會。彼時中山先生剛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應李都督之邀以全國鐵路督辦名義來江西視察。中山先生在接見九江各界人士時高度贊揚道:“武昌首義,九江最早響應,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順利發(fā)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倍嗄旰?,許德珩在回憶錄中記述:“中山先生的講話和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12年11月的一天,在李烈鈞部工作了將近一年的許德珩去外面辦事,經過西門時,忽見城門上懸掛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走近一看,大吃一驚:原來是九江中學堂的英文教師、同樣也是李烈鈞部革命黨人的胡其煥的人頭!他轉身飛快地跑回秘書處打聽原委,得知自己的老師僅僅因為打錯旗語而被處決,頓時對革命軍中仍存在封建軍閥作風感到十分氣憤,即刻沖到李烈鈞辦公室,大聲嚷道:“也太草菅人命了吧,即使打錯了旗語,也不至于施以死刑!”說罷,脫下軍裝怒沖沖而去。

因尚未畢業(yè),許德珩回到九江中學堂繼續(xù)讀書。

當年的2月12日,清宣統(tǒng)帝已下詔退位,清朝滅亡。清政府倒臺后,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叛變共和革命,試圖復辟帝制。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fā)動“二次革命”。次年7月12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率先響應,熱血青年許德珩再次投筆從戎,隨李烈鈞部參加了湖口討袁之役。

但由于袁世凱勢力強大,加上國民黨內部意見分歧,軍事上缺乏統(tǒng)一指揮,互不統(tǒng)屬,“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凱鎮(zhèn)壓下去。孫中山、黃興、李烈鈞等被迫流亡日本。

在江西的北洋軍閥段芝貴隨即在省內大肆搜捕革命黨人。由于參加討袁,鄉(xiāng)民皆知,躲回沈家沖的許德珩無法在家久待,便于1913年冬,乘船前往上海,考入吳淞中國公學繼續(xù)讀書。去上海求學是許德珩第一次遠離家鄉(xiāng)。中國公學是1905年12月在上海由13省的代表會議共同決議創(chuàng)立的。討袁戰(zhàn)爭之前,黃興為名譽校長,教職員工和同學中有不少革命黨人。許德珩在英文系學習了一年半之后,終因無力承擔昂貴的學費,不得不輟學回家。

1915年夏,許德珩考入中國近現(xiàn)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北京大學。1916年年底,蔡元培任校長后,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該校逐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教育改革所帶來的學術自由、思想獨立、追求真理的新風,不僅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fā)生培育了肥沃的土壤,也讓思想非常活躍,18歲就在家鄉(xiāng)加入了同盟會,曾兩次投筆從戎的青年學子許德珩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

五四運動時期部分愛國傳單。


赤誠愛國終生不渝

1956年初夏的一個傍晚,北京地安門內大街慈慧胡同七號院許德珩住地。全家人飯后在院子里乘涼,當許德珩再次講起他參與發(fā)動五四運動的往事時,鄧稼先忍不住問道:“您當時在蔡元培校長的幫助下好不容易讀完了北大,還有兩個月就畢業(yè)了。您這么干,就不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嗎?”許德珩脫口而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岳父的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后來成為兩彈元勛的鄧稼先腦海中。

五四運動爆發(fā)時,許德珩已經29歲了,那年是他北大求學的最后一年。臨近畢業(yè),前途未卜,家里還有老母及幼子需要供養(yǎng),年屆而立之年的他,不可能預估不到投身這場運動的后果,可“5月3日晚上,我們北大全體學生與各校的代表一起開會。同學們群情激憤,高聲吶喊: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膠州要亡了,中國要亡了!我們要把國家興亡擔在自己的肩上。要么救中國,要么死!”出生于九江這片熱土的鐵血漢子許德珩,此時早已將一切置之度外?!案渤仓?,豈有完卵!”作為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尚且不因禍福避趨之,文科學長(即文學院院長)陳獨秀也慨然“飛蛾投火”,自己又何所顧惜?

時間回到1918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德國戰(zhàn)敗,包括中國在內的協(xié)約國取得勝利。1919年4月,《凡爾賽和約》議定將德國在山東所攫取的權益讓與日本。5月3日,蔡元培校長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許德珩等進步學生,當晚全體學生在北大三院禮堂召開會議,將原定的5月7日大游行提前到5月4日,并決定由許德珩起草五四宣言。深夜,回到西齋宿舍的許德珩滿腔悲憤,寫下了“山東亡,是中國亡矣!我國同胞處其大地,有此山河,豈能目睹此強暴之欺凌我、壓迫我、奴隸我、牛馬我,而不作萬死一生之呼救乎”的振聾發(fā)聵的《北京學生界宣言》。當時他所有的家當只有一條床單,睡覺時一半鋪一半蓋,沒有絲毫猶豫他便將床單撕成一條一條,用來書寫標語,為第二天的游行作準備。一聲呼而天下應。5月4日,聲勢浩大的游行在北京展開,許德珩積極投身最前線,參與了火燒趙家樓事件,不幸成為32名被捕學生的一員,但他始終無所畏懼,甚至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囚禁之夜,他在步軍統(tǒng)領衙門監(jiān)房里賦詩,寫下了“無一怕殺頭”“鋤奸不惜死”的慷慨之詞。

許德珩等青年學子的沖鋒陷陣,得到了全國各地的學生、工人、市民的積極響應和支援,罷課、罷工、罷市的浪潮,如颶風一般席卷橫掃了中華大地。在廣大群眾反帝愛國運動的壓力下,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個親日派官僚的職務,并且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青年的努力、人民的抗爭贏得了勝利。

自由從來不是免費的,一如電視劇《覺醒時代》中許德珩所說的那樣:“要是能喚醒中國的民眾,我們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辭?!泵裰髋c科學,既是五四運動的兩個口號,也是五四運動的精髓所在。它被稱為新文化運動的起點。而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xù),是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它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正因如此,踐行民主和科學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

(未完待續(xù))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許欽

審核:朱靜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