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義門陳始祖陳伯宣?。ㄋ模?/span>
■ 陳杰敏
芳草無心花自發(fā) 雨過白蓮耀碧空
(接上期)人們只知道陳伯宣是一位忌宦海而隱居,究學(xué)問而著書的海內(nèi)文宗;只知道他是一位主張“治家弗可無近慮,處世須當(dāng)有遠(yuǎn)謀”的智者和一位崇尚“清修逸樂虛中之實(shí),祿位權(quán)勢實(shí)中之虛”的高賢;只知道他是“義聚三千九百口世間第一,莊分七十二州郡天下無雙”的江州義門陳始祖;卻鮮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被皇帝封為真神的義門陳先祖,時(shí)隔千年,他的封號已湮埋在歷史的故紙堆里少有人提及或視而不見。
在《中華義門陳氏大成譜總譜》戊戌版刊本明確記載陳伯宣是一位得道羽化的真君。譜載:陳仙真君祠者乃肇基義門之祖伯宣公之祠也。唐時(shí)與采訪真君易地,誓為賓主同一呼吸。其屋果一夜移換,至旦始覺,及后伯宣公羽化,及曰陳真君祠。其祠一在廬山太平宮,一在鳳凰山側(cè)。有聯(lián)曰:允矣在天之靈一神兩化,格于有廟之典萬載千秋。
除上文記載稱陳伯宣或?yàn)檎婢驗(yàn)樯裣?,立祠以供奉。另還有元至正十四年陳有榮《重建地主祠記》,明嘉靖甲寅年勞堪《重修太平宮義門祠記》也稱陳伯宣真君、神人。
還有南宋道人、詩人、書法家白玉蟾的《義門祠記》,所載更為詳盡:“今天子親詣使者,欲于廬山建九天御史之宮,五百年福庇黎庶。吾以爾所居,瑤壑湛目,玉淵映天,真勝處也,宜捐厥地而基廟饗矣……祠即落成,陳已尸解,遂得世為地主矣……隱君雖亡,如存萬古一靈必能煉九乾六坤之松,采三震四巽之精,修成飛仙之道,抑何神哉……經(jīng)曰:不神而神,神也;書又曰:萬神一神也。隱君茍能神其神,則可蹈元夷之域,登元始之鄉(xiāng),而與采訪真君同一消息,共一室廬,豈區(qū)區(qū)廟饗可以滯吾隱君以哉,隱君神人,吾欲以告?!?/span>
如果以上文字記載立祠供奉陳伯宣系民間行為,那么宋仁宗皇帝親頒圣旨,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封爵,而是封神。圣旨是這樣寫的:奉天承運(yùn),皇帝詔曰:爾陳氏義居,將幾于五百;闔族同饌,聚何有于四千,實(shí)秉祖父之訓(xùn)式。用公侯之爵,無靳錫之大禮,配以文廟,拜以三師。廣使率土之民,咸化同堂之義。應(yīng)封贈(zèng)唐著作郎陳闊,生而為英,歿而為神。傳家有法,守道有貞。貽謀燕翼,保厥子孫。追贈(zèng)爾遺像于廬山圣治峰下太平觀中。立龕一座,永享祀奉。義宜立祠于九江郡崇祀,敕封為九天真君。
這道圣旨頒發(fā)的時(shí)間為大宋仁宗天圣四年八月十九日辰刻,即公元1026年。由此可見,上述所載立祠祀奉陳伯宣是當(dāng)?shù)毓俜胶兔耖g執(zhí)行皇帝旨意的行為。只不過因朝代更迭,千余年后陳真君作為神仙的影響力慢慢消失在歷史的云煙里,逐漸恢復(fù)其本來面目。
其實(shí),在白玉蟾的《義門祠記》里,已一語道破了天機(jī):不神而神,神也。我曾經(jīng)在老家的一座廢祠(1998年被洪水沖毀)里看到過一篇石刻的《重修九天真君祠記》殘碑,記得有這樣的文字描寫:九天真君伯宣公,生護(hù)百姓,死佑蒼生,朝野崇之,尊為神。尊神則立廟。君廟堂之高,憂眾生之難,神佛宗旨同轍。佛者以慈悲為懷,神靈以道德為本。敬神先立德,德修則道生,道德合一,人神一體……先人立廟祭之,無非以期后輩永受蔭澤,修道立德,弘揚(yáng)善心,光大公心……持神無恐,敬神自安,蓋我合族眾生,心懷坦蕩,不貪不吝,不妒不嫉;三界和睦,百姓安分守禮;四鄰相融,一方民風(fēng)淳厚;刁民亂眾根凈,狗盜雞鳴絕跡;三病四痛,沉疑積惑,神臺一拜,冰消瓦解;求婚求子,祈才禱運(yùn),王前三磕,所求必應(yīng)。此乃心神合一也……廟堂乃形而上之表像,神靈卻永居眾生心田;世上無不朽之物,心中有不滅之燈?;谒?,則道永存,德永承,神永在。
“德修則道生,道德合一,人神一體?!蔽艺J(rèn)為這是對伯宣公封神的最佳詮釋。
詩曰:
追索義門事已遙,斷磚殘瓦認(rèn)前朝。
仰天搔首形如吊,幸有山花慰寂寥。
(完)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魏菲
責(zé)編:許欽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