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色色人妻有码视频_欧美一级二级三区久久精品_在线观看无码av不卡毛片_久久国产福利免费

薦讀九江丨陶博吾:把苦難化作傳奇(上)

12月3日 09時 長江周刊 閱讀 29929


陶博吾:把苦難化作傳奇?。ㄉ希?/strong>

■ 阿 詹

1978年末,“勞動改造”了八年的陶博吾攜老妻幼孫從新建縣大塘公社金橋大隊西莊村回到了南昌。這時他已年近八十。這位“整整14年,不但沒有寫過一幅墨筆字,連一支墨筆都沒有見到過”(陶博吾自述)的“栗里后人”,回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商店購買筆墨紙硯,對于書展畫展方面的消息更是十分關注,以期能盡快回歸到自己癡迷了一輩子的“圈子”。恰巧不久,某博物館有一場“明清書畫展覽”,好不容易拿到參觀券,他卻發(fā)現(xiàn)“明清書畫展覽” 六個篆字居然寫錯了四個!一個專業(yè)文化單位舉辦的展覽,卻犯如此低級的錯誤。耿直的他,隨即將此事告知了在《南昌日報》社任副主編的朋友,囑他一定要想辦法通知主辦方,杜絕此類事件再度發(fā)生。 事后主辦方負責人登門拜訪,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簡陋的小屋里,四處隨意擺放著的、署以這位素不知名、貌不驚人的主人名字的條幅字畫,幾乎每一幅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消息不脛而走,陶博吾的名聲漸漸傳播開來。那時的他,因為成分問題,頭上還戴著“帽子”。

1980年,江西省文聯(lián)主席俞林去彭澤公干,偶然看到陶博吾所撰的一副對聯(lián),駐足良久,深為折服,回南昌后立即著手了解民間的這位“高人”,或許俞林同志壓根兒都沒想到,當年為之奔走并最終助其摘帽的一個舉動,竟讓這位耄耋老人進入創(chuàng)作高峰, 在隨后的十多年間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的“生命的力量不朽、智慧的力量不朽、藝術的力量不朽”(白樺語)的詩書畫作品,被譽為20世紀100年間最杰出的20位中國書法家之一。

青年才俊? 血氣方剛

株樹巒陶家位于彭澤縣定山鄉(xiāng)紅光南附近,陶家山北邊,有簡易公路穿村而過,村邊有兩口塘。20世紀90年代,村莊住戶不到30戶,人口不過130來人。陶夏二姓于清道光年間,分別從黃嶺陶家塝和湖口縣夏昌金村遷此。

1900年7月12日,陶博吾就出生在這個叫株樹巒陶家的小村莊,乳名卯生,譜名國順,學名文,字博吾。祖父鑑順公號菊園(1827~1882),貢生;父陶次園,字正,國學生;母周氏,三十三歲;異母兄陶屏如字國城,業(yè)儒,屢試前列國學生,十七歲。父親陶次園從事水上經(jīng)商生意,不幸于1904年四十五歲時病逝。陶博吾4歲失怙,由母親周氏及兄長陶屏如撫養(yǎng)。

翻開陶博吾年表,一個聰敏孩童的成長歷程便呈現(xiàn)在眼前:

六歲入私塾,從周載西先生讀四書、唐詩,開始臨寫顏柳諸帖。

八歲從周介藩先生讀詩經(jīng)、左傳,續(xù)臨寫顏柳諸帖,能作短篇文言文章和五言律詩。

十歲通音律。稍長,即以詩作鳴于鄉(xiāng)里。

十四歲與本縣劉翥南、劉子萬、劉樸階、陶滌泉等六位老先生組織的“六雅堂詩社”唱和。

十五歲從鄧左藩先生學習理解四書五經(jīng),始作長篇文言文章。開始學畫。

十八歲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九江沙河甲種農(nóng)業(yè)學校。

……

陶博吾愛讀書,但絕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他滿腔熱血,時時刻刻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正如汪鵬圖先生所言,自考入沙河農(nóng)校,接受新學,他從此知識大開。翌年,“五·四”運動爆發(fā),陶博吾和愛國師生一道,參加學生集會游行,積極聲援這一偉大的愛國斗爭,是當時“最具有進步思想的學生”。1922年陶博吾從該校畢業(yè)。

專注于研究彭澤文史的歐陽一知先生,曾在《陶博吾先生》一文中寫道:1926年,陶先生受聘于彭澤縣高等小學堂,任訓育主任。任教期間,陶先生與當時的中共彭澤支部創(chuàng)建人劉明生、縣農(nóng)民運動的帶頭人韓原道交往密切。陶與韓自幼深懷愛國救民之志,無論及舊中國之腐敗,山河之破碎,人民倒懸之種種情狀時,常以未能學俊杰之大智大勇,挽國家于危亡,救民于水火而自責。曾撰聯(lián)以明心志:

能轉(zhuǎn)敗為勝,能轉(zhuǎn)危為安,叱咤風云,舉世同瞻真俊杰;

無一技之長,無一策之獻,低徊草莽,此生毋乃太平凡。

陶先生以此作為自謙自勵之語,在彭澤縣早期革命斗爭中,與一切惡勢力斗,其間“墉園斗?!薄褒埑前勿邸眱杉略Z動全省,至今彭澤老人尚熟知能詳。

“墉園斗牛”說的是定山下祠堂鄉(xiāng)紳劉翥南宅后有一片公山,劉翥南據(jù)為己有,并將山林盡毀,植以果樹。他進而在公墓上營造別墅,賜名“墉園”。陶博吾、韓原道等帶領群眾與劉翥南交涉,劉翥南置之不理。于是大家一日之間將其所植果苗拔去,公山收回。

“龍城拔疔”的故事發(fā)生在1928年,縣城某富戶嫁女,他為炫耀財勢,于后街老忠烈祠對面(現(xiàn)城關完小附近),竟占道建青磚瓦屋三間為嫁妝。陶博吾對此深惡痛絕,與韓原道率眾師生令其立即拆除。富戶氣焰囂張,不僅拒絕拆房,反誣陶博吾聚眾滋事。因而激起公憤,導致斗毆,富戶被群眾打落門牙兩顆。師生們一面張貼傳單,揭露富戶強占公共用地的劣行;一面提起公訴。陶博吾與被告對簿公堂,理直氣壯,據(jù)理力爭,終于勝訴。受理此案的是一位具有民主進步傾向的縣長,當即將富戶拘捕,責令拆屋還基。據(jù)說陶博吾先生與富戶尚有親戚之誼,其大公無私著實令人敬佩。

命運多舛? 百折不摧

“讀他的詩,一個月內(nèi)不知肉味,幾至落淚?!薄盎蚝猩铄涞恼芾?;或道出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但深沉;或文辭優(yōu)美流利,比興貼切,專門的詩家亦鮮有能過?!?/span>

——中國美術評論第一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陳傳席

1926年,26歲的陶博吾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創(chuàng)。據(jù)《陶博吾年表》記載:8月26日,妻周香姣去世。因積極參與本縣打倒土豪劣紳的斗爭,被土劣集團買通官府發(fā)兵捉拿,只得與進步青年避難于廬山腳下的白鹿洞。家中被官兵搜索一空。9月24日,兄長陶屏如病逝。是時,母親周太夫人患肺病,兒子陶澄年僅四歲。深陷痛苦的陶博吾寫下《白鹿洞憶鈞兒》表達悲憤:“阿娘拋汝去,阿爺復遠游。不知伶仃身,能似昔時否?雖有老祖母,萬事俱躭憂。自顧且不暇,撫養(yǎng)何能周?我兒亦聰明,飲食尚能支。要知無母兒,勿復作嬌癡。我自來山中,觸物盡成悲?!泵咳漳罴按耍瑐难獪I垂。

陶博吾的一生,顛沛流離,寫詩含淚,用淚寫詩?!稐墐盒小肪陀浭隽艘粋€慘不忍聞的真實事件:1938年9月,侵華日寇向贛北大地一路進犯。流亡途中,十余只避難同行之船泊于永修縣境三曲灘。陶博吾一家六口也在這支逃難的隊伍中。夜深了,一條來自九江的船上突然傳來陣陣嬰兒微弱的哭聲,一名孕婦分娩了!第二天清晨,船即將啟航時,婦人艱難地爬起身,懷抱嬰兒踉踉蹌蹌奔向岸邊,將孩子棄于沙灘上。待婦人失魂落魄上得船來,船上所有的人都齊聲責罵婦人無情。此時婦人撲倒在船上奄奄一息,命若懸絲,全船男女老少看著岸邊那微微顫動的襁褓同聲悲泣,江水載著眾人的眼淚而去。

淚眼模糊中,陶博吾以歌當哭,寫下了日后被《民國日報》發(fā)表、全國各家報紙紛紛轉(zhuǎn)載的《棄兒行》:“棄兒沙灘上,兒哭母更哭;哭聲一何悲,舟行一何速。一村復一村,青山罩白云;遙遙道路遠,兒哭母不聞。月光如水水如天,荒江寂寞秋風遍;兒饑兒冷無人知,兒死兒生何由見,兒生或有人悲憫,兒死勿怨母心忍,母命瘦如柴,母苦血已盡,故鄉(xiāng)焚燒不能歸,逃亡滿地烽煙緊,棄兒長已矣!痛心何日止,輪回如有再來時,愿兒勿生干戈里?!?/span>

有評論說,陶博吾這首詩,當與杜甫《三吏》《三別》《哀江頭》《哀王孫》相提并論。

性格,有時真能決定命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棱角崢嶸的陶博吾屢屢“因言獲罪”,歷次運動無一幸免:

1955年被戴上“落后分子”帽子;

1958年被開除公職;

1963年被戴上“地主”帽子;

1966年遭紅衛(wèi)兵抄家,將數(shù)百幅各個時期書畫作品及手稿、收藏的柯羅版畫冊、碑帖以及《四部備要》的經(jīng)史子集,共千余冊全部銷毀。

1970年, 70歲的陶博吾與老妻一同被下放農(nóng)村勞動改造。

下放八年間,老夫妻與幼孫住在一間破敗的房屋里,周圍沒有鄰居,與雞鴨豬相伴,“古柳濃蔭籠破屋,四無鄰居只蒼天”。用餐時,一張簡易的木桌上,擺著兩碗不見油花的青菜,人在桌上吃飯,雞鴨豬在桌下覓食,臟兮兮鬧哄哄。煎熬的日子里,陶博吾也曾有寫字作畫的念頭,可哪里去尋筆墨?能做的,只有將憂憤化為詩句:“浮生七十六,猶留荒僻村。饑寒包瘦骨,污濁罩靈魂。積憤偷填句,舊游恥過門。見人三尺矮,慚愧對兒孫?!保ā稌鴳崱?976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邱才禎在探討陶博吾的書法成就時,曾同時提到篆書高手齊白石和陸維釗,只不過齊、陸二人早已成名成家,而陶博吾卻整日在為溫飽生計發(fā)愁。當然,種種磨難,并未將這個倔強的老人擊垮,相反,其對十數(shù)年令人嗟嘆的遭遇中無所作為卻深感痛悔,自責道:很多人在改造中堅持完成了許多著作,而我卻表現(xiàn)得如此消極,回想至此,悔恨如何!

師出名門? 自成一家

在陶博吾不幸的一生中,被人賞識是他最大的幸運。“小時了了”的他,6歲起就得到了彭澤當?shù)卦娢乃蘩系钠髦睾完P愛,啟蒙老師周載西和鄉(xiāng)賢周介藩、鄧左藩都曾對他用心栽培。少年得意的陶博吾并不滿足做小縣城的“名人”,決心赴大城市深造。他于1925年8月考入南京美專,很快得到名師沈溪橋、梁公約、謝公展等先生青睞,學詩文繪畫兼習漢碑。雖然首次跨省求學因軍閥混戰(zhàn),時局動蕩,僅一學期便輟學回家,但寫字“習漢碑”,是他學習書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也是他后來癡迷石鼓散盤并在吳氏風格基礎上形成自己風格的最早起點。

1929年,年近而立之年的陶博吾再次離開家鄉(xiāng),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上海昌明藝專。昌明藝專是由吳昌碩長子吳東邁及王一亭、王個簃、潘天壽等吳昌碩生前友好、弟子們組建的教授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學校。陶博吾當年最崇拜吳昌碩先生,進入昌明學習時,吳昌碩已過世兩年,未親受吳老教誨,是他平生一大憾事,但所幸有黃賓虹、潘天壽、賀天健諸名家悉心教導,又有之前在南京美專學習的基礎,故在書畫方面大有長進。詩詞課則由前清翰林、詩詞家曹拙巢老夫子擔任,“名師出高徒”,陶博吾的詩書畫各科成績優(yōu)異,且享有“詩人”之譽。林散之、諸樂三、吳東邁等一批才俊與其為硯友,可謂是中國最早一批科班出身的“藝術青年”。

石鼓文是一種石刻文字,因其刻在石上、外形似鼓而得名。其字體古老,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一般稱為“大篆”,也是學習篆法的重要范本和入門資料?!稗o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的石鼓文……到吳昌碩才遺貌取神,打破原刻的方圓嚴謹,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風格,真所謂前無古人,后少來者耳。我受吳(吳昌碩)的影響很深,愛原刻石鼓,更愛吳所書的石鼓,并從金石索所載的石鼓文字,集成聯(lián)語九十六幅。本想跳出吳的藩籬,露點個人風格,然而學識淺薄,兼之書外之音更少,真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陶博吾在《我的學書經(jīng)過和體會》一文中寫道,當然這是他的自謙之詞。行內(nèi)認為陶博吾真、草、隸、篆皆擅長,尤以行草、大篆更為突出。他的大篆以石鼓文集聯(lián)、散氏盤銘文集聯(lián)為代表作,無疑反映了他在篆書上承前啟后的成就。用中國書壇泰斗啟功先生的評語來說:“陶博吾的石鼓文和散氏盤,就功力來講達到了吳昌碩水平,從夸張變形、生動趣味方面看比吳老略高一籌。”李可染先生亦贊賞道:“行書對聯(lián)結體奇特,個性強,又有趣味,篆書功力深厚,不在吳缶老之下”。陶博吾同時還是一個文字學家,在小篆研究上頗有心得,有《小篆研究》三卷結集出版。

都說天賦是一種自然的能力和潛質(zhì),而興趣則是后天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不斷努力,最終才有所成就。陶先生自述“十余歲對寫字開始感興趣”,這一感興趣就是一輩子。他“一生不識長安道”,也無意一定要成為詩人、書家、畫家,更不奢望躋身名家行列,只想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悟透,想深,做好。他的作品完全是自己人格、志趣、個性的體現(xiàn)。他創(chuàng)作時心態(tài)全然放松,不受技巧束縛,自由舒展,而且作書時從不寫別人的句子,作畫從不題別人的詩文,曾自嘲“書如枯葛形尤丑,詩比村醪味更酸”,任你贊賞也好,鄙夷也罷,他絕不因功名利祿而累、毀譽與否傷神。他的書畫“自成家法,獨立門戶,百年的苦心經(jīng)營,終壘造了自己的山頭,以其與眾不同的獨特風骨雄踞當今書壇。”陶博吾的忘年交、劉海粟美術館前副館長王兆榮先生在《百年孤獨》一文中如是評價。

(未完待續(xù))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編輯:左丹

責編:許欽

審核:姜月平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