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師專情
■ 游會雄
我的母校九江師專,原為江西師范學院九江分院。1977年10月,在九江市三里街組建。翌年,經(jīng)上級批準正式定為九江師范??茖W校。1988年秋,又更名為九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不管校名如何變更,都沒有撇開“師范”二字。進門校墻上那句“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的名言,赫然入目。
一
或許是受傳統(tǒng)世俗“家有半斗糧,不當孩子王”的影響,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當老師并不是熱門的職業(yè)。大多數(shù)畢業(yè)生在鄉(xiāng)下初中教書,還沒有中專生吃香。但我認為大專畢竟是大專,當老師并不賴呀。就怕考不上師專,考上了我就去讀。1988年,我在縣一中文科班復讀后高考478分,高于市專分數(shù)線近20分。我堅定地報了師專,恰好這一年我哥游英雄師專中文系畢業(yè)。
報到時是父親和我乘班車去的。那天天氣晴好,過湖口渡口非常順利。來到師專,接待我們的是在化學系的同村發(fā)小。我們辦完了報名手續(xù),父親當天就回去了。我住在男生1號公寓,晚上一位個矮形瘦卻又目光如炬的老師來看望我們,略略問候了幾句,算是打了個照面。第二天,我們才知他是班主任朱阿正老師。朱老師性格開明,做事獨樹一幟。成立新班委會時,他采用先打擂臺競選班長,后由競選上的班長組閣的形式。朱老師教我們古代漢語,運用“看看——讀讀——議議——背背(記記)”的方式,讓我們了解熟知學透古代漢語,受益匪淺。他講課時常旁逸斜出,插入一些與社會上相關熱點的人和事,針砭時弊,激濁揚清。據(jù)說,朱老師曾隨父母一起下放在彭澤當知青。恢復高考后,考上了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是位高才生。朱老師對我們學生記憶深刻。畢業(yè)十多年后,我在街上偶遇他,他竟然能準確地叫上我的姓名,讓我感動不已。由此,我知道,做好一個老師,首先要熟知學生,起碼要能叫得出學生的名字。
我們的任課老師們教學水平高,責任心強。盧文一老師教《中國現(xiàn)代文學》,講課內容翔實,板書有條理,字寫得好。我做筆記時模仿他的書寫,可就是寫不出他那種字的神韻。李瑞河老師年輕氣盛、英姿勃發(fā),是個周瑜式的帥哥,教我們寫作課,他的古詩詞、楹聯(lián)擬寫得好。多年后,我在市濂溪區(qū)文協(xié)年會頒獎時見到他,依然形貌昳麗、創(chuàng)作豐碩,后悔當年沒跟他多學兩手,以至于如今“愧不如師”了。李彪教授膀闊腰圓、身材魁梧,講起《魯迅研究》來中氣十足,聲如洪鐘。在中學時,我就喜歡魯迅先生的文章。如今有李教授的專題引領,我對魯迅先生有更深的領悟。傅加令教授教我們《外國文學》,他瘦削個兒,戴著墨鏡,可能是年齡大了些吧,說話吞吞吐吐,哼哼哈哈的。我對外國文學不太熱衷,但聽說他出版了許多本著作,便對他肅然起敬。教《邏輯學》的于德禮老教授可嚴了。上課到班就點名,聽課要求有筆記;布置作業(yè)要做,算平時成績。學期總評若不及格,就得補考。有人想法子去通融通融,請于老師高抬貴手。他說:“這還不寬松嗎?考不考得過全在你們自己。”因為他嚴謹治學,同學們按時上課,認真聽講,勤于作業(yè),及時復習。第二學期考試總評,沒有一個補考的,皆大歡喜。三年級時教《心理學》的是位年輕漂亮的女教師,應該是大學畢業(yè)新分配來的,我們準時到班聽課,大多是因她的美貌,當然不敢有非分之想。
不知何故,朱老師只帶了我們的大一、大二。三年級時班主任是王訶魯老師,他寬厚的嘴唇,說話聲音雄渾??吹贸鰜恚趵蠋熤覍嵳\悅、和藹可親。畢業(yè)冊上,他特為我留了言:“立德育人,清明可鑒?!备卸魍趵蠋煂W子的諄諄教誨。
二
新竣工不久的圖書館,是校園里最氣派入眼的建筑。雖不算最高,但沉穩(wěn)霸氣,傲然獨立,是師專人的精神家園或心靈高地。圖書外借室、報刊閱覽室、文獻資料室、學生自習室或多功能報告廳等,可任人選用。一排排書架就像是智慧大樹,一個個求知的學子就像是探索的勇士,在這里充電蓄能,補充精神之鈣,獲得心靈棲息。晚上,各樓層和館室內燈火通明,大家都在安靜地讀書學習。尤其到了學期考試前,館內更是一座難求。我算不上一個認真刻苦的人,但我絕對是一個勤奮惜時,充分利用優(yōu)質資源的人。我瘋狂地借閱圖書,如饑似渴地閱讀,每周要借讀兩三本圖書,三年下來更換了兩本借書證。那時,學校社團較多,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學校有校報、廣播站可投稿;每逢節(jié)假日,校圖書館、團委組織征文活動;還有系部浪井文學社等,為愛好文學的同學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記得我參加過校團委舉辦的一次“慶國慶”40周年征文活動,獲得了一個鼓勵獎,獎了一本藍色硬皮抄,扉頁上用毛筆寫得遒勁有力的獲獎詞,蓋有鮮紅的校團委印章,璀璨奪目,至今還一直在鼓勵我奮力前行。特別是我參加九江市圖書館征文,榮獲了全市二等獎。校圖書館領導專門邀請我去領獎,并同他們合影留念。當然校報、廣播站,不時地有我的稿件被刊用或播出,這都為我以后的語文教學、寫作,提供了極大的動力。
三
大學生活寬松自由,靠高度自覺,課余你可以躺平睡懶覺,斗地主打撲克;周末你可以游街閑逛,甚至可以帶異性朋友看電影軋馬路,談情說愛。我家境貧窮,個人能力又不強,談情說愛無異于癡人說夢。周末就邀要好的學友去逛逛街,看看城市風景。記得那時公交車是兩接頭的,中間有個磨盤,跑在路上“咣當、咣當”作響。兩毛錢的公交票,隨你上下,可就為節(jié)約這兩毛錢,我居然還逃過票。潯陽路、大中路,煙水亭、潯陽樓,潯陽江上的大輪,新橋頭邊的火車,我似乎總逛不夠,也看不盡。中午,到飯點了,索性就在街邊小攤上吃碗面條或炒粉。有時興致高,就渡船去黃梅小池口,也算是過江出了省門吧。
20世紀80年代初,西風東漸,港臺風濃烈。時髦青年西裝革履,花色領帶,火箭式三接頭皮鞋,喇叭褲,黑墨鏡。頭發(fā)抹得光亮,時興迪斯科,強勁霹靂舞,手攜雙卡收錄機,那是時代青年的標配。師專在市內高??伤闶穷I潮流之先的。到我們那時交誼舞、倫巴、探戈等盛行。每逢節(jié)假周末,校團委都要在文科教學樓一樓大廳開辦交誼舞會,招徠各系同學或青年教師前來跳舞。入夜,舞廳內霓虹翻滾,彩燈閃爍,舞曲節(jié)奏或舒緩輕柔或歡快激昂。俊男靚女紛紛相擁而行,相對而舞。在一曲曲《月朦朧,鳥朦朧》《月光下的鳳尾竹》《友誼地久天長》中放松自己,情意繾綣,如醉如癡。隨著人數(shù)不斷增加,偌大的舞廳略顯擁擠。中文系、數(shù)學系和藝術系等又各自開辦分舞場,以致后來整個校園都浸潤在一片情意纏綿之中。我和學友當然沒有錯過這難得的機會,感受這時代的美好。舞會結束,暗香盈袖,余韻繞梁,心里充實滿滿?;氐剿奚幔娛矣堰€在寢室或樓道間,你抓著我的手,我摟著你的腰,興致十足地在“蓬嚓嚓,蓬嚓嚓”練舞。深夜,打球的回來了,逛街的回來了,看電影的也回來了,周末臥談會就要開始了。
四
母校是青春勃發(fā)的,學術氛圍是濃厚的,成果當然是豐碩的。1988年,受國家教委表彰,九江師專列入首批全國26所先進師專行列,全省僅九江師專一所榜上有名。教思政德育的陳忠教授,教現(xiàn)代文學的羅龍炎教授,教書法的崔廷瑤老師;優(yōu)秀校友摩羅、丁伯剛、汪中求等都是我所知道的知名人物,我因有這些老師和校友而驕傲,更因他們的榮光而自豪。
2002年,母校與九江財專、九江醫(yī)專和九江教育學院四校合并成九江學院。其后,九江師專建制被撤銷。幾十年來母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合格的建設人才,為九江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尤其是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022年,九江學院潯東校區(qū)被整體劃撥給同文中學,將改建為九江同文中學新校區(qū)。雖略有耳聞,卻未能親見,但在今年開學不久,在網(wǎng)絡上看到一幀幀懷念母校的視頻才恍然有悟。那熟悉的教學樓、圖書館、足球場,那高聳的自來水塔,為我們提供美味可口的排骨、獅子頭和大肉包子的師專食堂,還有那女生公寓大門口“禁止男生入內”的警示牌……此情此景,物是人非,情隨事遷,心意難平。不能忘懷的師專故事,永遠的師專情!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左丹
責編:許欽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