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迎建
中國的文房四寶——紙筆墨硯,相較而言,傳之最為久遠的則為硯,乃因其石材而不毀。名硯之質(zhì),如玉之溫潤;名硯之形,乃工藝之講求。鐫刻文字于其間,則可考證年代、使用之主人,故名硯實乃文化之載體。
清代陳家四代不謀求田產(chǎn)宅第,而是視硯為傳家之寶物。四代呵護,兩次失而復得,成為一百余年、五代連綿不斷的凄美傳奇。
道光七年(1827),陳鑾將先祖陳正勛的“摘星”硯、先父陳受培的“凍云”硯及自用的“磨鐵”硯拓本收集在一起,并與諸多題記、詩文組成《傳硯圖》書法冊頁。其后不同時代的名臣、碩儒為之撰文贈詩或題款,以生花妙筆贊美稱奇,增添了冊頁,使冊頁本身又成了珍貴文物。
陳鑾,字仲和,亦字玉生、芝楣。祖籍湖北蘄州,寄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嘉慶二十五年(1820)進士。道光五年(1825)七月,升松江知府,創(chuàng)辦海運增糧法,第二年以海運漕糧、兌運完浚、辦理妥順賞加道臺銜,調(diào)任蘇州知府。道光七年,以催漕出力,調(diào)署江寧府。其間發(fā)生水災,他積極賑災撫恤。道光八年,清淤疏通吳淞江工程。道光九年至十二年先后任江西督糧道,蘇松常鎮(zhèn)太糧儲道,江西布政使。道光十六年改任江西巡撫。逝后追贈太子太保銜。其《傳硯圖冊》由其子陳慶滋保存。
陳慶滋,歷任正定知縣,直隸候補知府,貴州按察使,署理江西布政使,江西按察使等職。他將自用“服田”硯拓編入《傳硯圖冊》冊。咸豐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軍攻陷武昌省城,陳家被掠一空,《傳硯圖》書法冊頁隨之丟失,由時任戶部尚書的閻敬銘相助找回。后又在京邸再次被盜,閻敬銘又再次相助,將其找回。其時的詩文,便有了詠贊失而復得的內(nèi)容。
陳家數(shù)代,與諸多名臣碩學以道義相交。自清道光七年(1827)至民國初年,先后有浙江巡撫李奕疇、貴州巡撫賀長齡、兩江總督陶澍、兩江總督梁章鉅、戶部尚書黃鉞、湖南巡撫左輔、兩廣總督林則徐、工部尚書何淩漢、東閣大學士閻敬銘、戶部尚書張百熙、清史館館長兼總纂柯劭忞、廣西巡撫柯逢時、山西巡撫胡聘之、古籍版本專家楊守敬等四十四位達官、同僚、名士、書家在《傳硯圖》書法冊頁上題記題詩四十七件作品,還有陳鑾及其子陳慶滋、孫陳兆慶、外甥易學翥、陳慶滋之女婿周云撰記八篇。這些作品記述了流傳經(jīng)歷,有利了解陳家身世、仕履、交游,也見其深情厚誼。眾多飽學之士在四代傳硯這一題材上馳騁才思,摛藻揮毫,氣韻貫通,運典恰切,翰墨淋漓,蔚為大觀,延續(xù)上百年的收藏,與數(shù)代文人的題詩作記,儼然成為陳家數(shù)代立德、立功、立言的詠贊與硯文學之匯。
自乾隆年間至清亡的百余年,正是封建帝制社會由盛轉衰直至消亡的時期。陳家數(shù)代的硯拓與詩文居然見證了這一時期,由始于太平盛世時的收藏,到亂世時的散失,失而復得,牽涉到太平軍之亂、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之亂,乃至最后清朝滅亡,陳慶滋本人也成為清遺老中的一員。諸多題詩既體現(xiàn)封建時代君臣父子之盛德,又蘊涵變革時代的離合之情,不難尋繹滄桑之感。
清朝滅亡后,陳慶滋隱居武昌城。他在“每年六月初六抖晾祭祝一次,以免蠹損?!?916年,八十多歲的陳慶滋,自知來日無多,便立下遺囑,將這一傳家寶交給他的孫子陳炘保管:“予年已八十,合將是圖傳與予孫名繼曾,亦名炘者,永保守之,俾世澤之勿替也?!钡酪讜r移,這一寶物后來還是歸于國民政府鄂東行署主任李石樵收藏。李石樵能詩擅畫,他在廬山購有別墅,在牯嶺河南路615號。每年暑期上廬山避暑,《傳硯圖》書法冊頁隨之帶至廬山。1946年他辭職寓居武漢,1952年病逝于浠水縣。但《傳硯圖》書法冊頁卻留存于廬山別墅內(nèi)。
新中國成立后,廬山管理局根據(jù)上級指示,對官僚、軍閥在廬山的房產(chǎn)收歸國家所有。1953年廬山管理局設園林文物管理科,對全山文物收存保管。1955年7月4日,《傳硯圖》書法冊頁被登錄“江西省廬山管理局文物賬”。1956年6月成立廬山文物陳列室,廬山全部文物和賬本由廬山文物陳室收藏和管理。1972年廬山文物陳列室更名廬山博物館,嗣后《傳硯圖》書法冊頁一直珍藏于廬山博物館。卻也與江西有緣,與名山有緣。因為陳鑾、陳慶滋父子都在江西擔任過重要職務。廬山博物館藏《傳硯圖》冊頁上的林林總總的詩文、題款,在諸多名家的詩文集中未曾見到過。歷經(jīng)百年的韓陵片石、吉光片羽,其佚詩佚文適可供今后重新整理或再版名家作品集的補遺。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魏菲
責編:劉蕓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