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寺與黃庭堅
■ 李 蠻
木皋是武寧縣船灘鎮(zhèn)遼里村一個自然村。清乾隆二十二年,這里奉旨設過分寧署;大革命時期,彭德懷將軍在這里指揮戰(zhàn)斗和建立蘇維埃政府。村前的小山下,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寺廟,寺雖小,但大門上一塊匾額有些久遠,“高居寺”三個遒勁大字頗有風范,不知是何年代何人所書。
據當地村民董元榮介紹,高居寺建寺有1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60年代的那場浩劫,高居寺亦未能幸免,磚瓦全被拆去建了學校,同時被拆除的還有一座高8米,直徑約2.5米的七層六角石塔,寺基被改成農田,寺里一座大鐘最后也成為大煉鋼鐵的材料。
2000年,當地信眾通過多方集資數萬元,村民義務出工出力,在廢墟上建起三間民房,作為高居寺佛堂,還建有廚房、衛(wèi)生間,總面積約150平方米。就是這么一座簡陋的小寺,因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黃庭堅曾兩次在詩文中提到,這就讓高居寺想不出名都難。
對武寧文化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黃庭堅與武寧鄭郊和惟清道人是至交,其在1083年間寫的《贈鄭郊》“高居大士是龍象,草堂文人非熊羆,不逢壞乞香飯,唯見白頭垂釣絲。鴛鴦終日愛水鏡,菡萏晚風凋舞衣,開徑老禪來煮茗,還尋密竹逕中歸?!痹娭械摹案呔哟笫俊闭f的就是高居寺的惟清道人,“大士”指的是大德高僧,說明那個時候高居寺就已相當出名了?!段鋵幙h佛教志》載,惟清號靈源叟,又名昭然、了潔,謚號佛壽。武寧人,少年剃度于高居寺,童時日能誦數千言。有異人過書肆見之,引其手,熟視,謂當為北宋黃龍宗高僧。
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黃庭堅手書《惟清道人帖》寫道“惟清道人,本貴部人,其操行智識,今江西叢林中未見其匹亞。昨以天覺堅欲以觀音召之,難為不知者道,因勸渠自往見天覺,果已得免。天覺留渠府中過夏,想秋初即歸,過邑可邀與款曲,其人甚可愛敬也。或聞清欲于舊山高居筑庵獨住,不知果然否?得渠書,頗說復來草堂少淹留也。庭堅叩頭。”帖文中的“或聞清欲于舊山高居筑庵獨住”,足可以佐證惟清就是木皋人。
江西省師范大學歷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戴逢紅先生研究此帖得出以下觀點:一是此帖是黃庭堅寫給一武寧朋友的,且此人與黃庭堅和惟清都熟稔,關系密切;二是黃庭堅向好友陳述了張商英召請惟清住持洪州觀音寺,之后又取消了命令并留惟清在府邸談禪消夏等事項;三是黃庭堅向好友轉達了惟清解夏即將返回并且可能會到草堂滯留的消息;四是闡明了寄帖的目的:聽說惟清萌生了到舊山高居筑庵隱居的念頭,要好友代為注意、款語規(guī)勸!
武寧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方平稱,黃庭堅為什么稱惟清道人為“高居大士”,這就有兩種可能:一是以寺名為法名,惟清道人與黃庭堅和鄭郊為忘年交,也許后人因黃庭堅在他的《惟清道人帖》中寫道“清欲于舊山高居筑庵獨住”而取句中高居為寺名。這些推測都要先知曉高居寺是何時所建?惟清少年剃度于高居寺,那時是否就已稱為高居寺?二是高居寺對面約150米的和尚山有大和尚墓,因被盜,主碑已壞,字跡不清。寺后和尚墓群,從墓碑看大部分都屬清乾隆年間,說明那個時期的高居寺香火已達鼎盛,是武寧縣出西門第一大寺。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許欽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