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農歷二月十五是百花生日之說,稱為“花朝”,在彭澤也不例外,農村婦女這天做的蒸米粑叫“花朝粑”。一些講究的村民,在樹林里,以彩紙掛樹枝上,燒香放鞭炮,供以蒸米粑,敬祀花神。農歷三月初三為上巳日,民間認為是災星邪鬼降臨的日子,彭澤人做蒸米粑替代傳統的野生小蒜和米粉做粑,俗稱“打鬼粑”,認為吃了粑,可以驅邪逐鬼,消災免難。農歷七月初七、七月十五等日子,都會做蒸米粑,逢節(jié)做蒸米粑已經成為彭澤人的習俗。所以,惟有彭澤人對蒸米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雖然蒸米粑沒有名氣,外界知道甚少,它只是我們當地特有的一種小吃,主要用于早餐,在當地卻很受歡迎。
從讀書到工作,我對早餐向來不夠重視,主要是在外地買不到家鄉(xiāng)的特有小吃——彭澤蒸米粑。在外地吃過南北各種風味的小吃,無論什么風味的小吃,早餐只要有蒸米粑,我都不會去挑其他的。記得在省城學習期間,一名老鄉(xiāng)想開蒸米粑店,我們高興得不得了,以為可以不用天天早晨啃饅頭包子了,主動為他做廣告,一時小店生意興隆,但不久就衰落下去。究其因,很多同學說,彭澤蒸米粑好吃,就是貴了點。那年月兩元錢都吃不飽,原來是老鄉(xiāng)把價格抬高了。我們?yōu)槔相l(xiāng)不去薄利多銷而可惜,也為自己吃不到蒸米粑早點而難受。
蒸米粑是彭澤所特有的,其制作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是選用優(yōu)質的秈米,淘洗后在清水里浸泡一兩個小時,濾干,上甑(木制容器)內蒸至七成熟,這是一項關鍵技術,因為超過七成,碾磨時米不易粉碎成條;不到七成,雖易粉碎但蒸熟的粑易破裂。然后倒出來晾,等涼了爽水后再磨成粉。第二技術關鍵點是揉粉。將米粉倒入木盆或缸缽中,加入開水,邊加邊攪拌。用力揉粉,一直揉到粉團不粘手、木盆或缸缽為止,攪勻后再把粉揉成團,搓成一個個一寸左右的小粉團,用濕紗布遮蓋。做粑時,用搟成半分厚的圓粑皮包好粑餡,做成大餃子形的粑放進籠蒸。在搟粑皮時,為使粉團不粘手,需用干粑粉或用菜油涂在小粉團上?,F在,有了自制的木制壓粑器,不再用手搟粑皮了,做粑的速度大為加快,但口感沒有手搟的好。隨著技術的改進,粑皮做得越來越薄,有的看起來像透明的塑料紙。
蒸米粑口感好取決于粑餡。粑餡可根據四季不同的蔬菜選用,做餡一般選用豆角、豆腐、肉丁、粉絲、香菇、蘿卜絲、蝦米、黃花菜等,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調料等炒熟后備用。包好的粑再放入木制或竹制的蒸籠里,注意粑與粑之間最好用粽葉隔開,防止相粘。然后用大火蒸,蒸到最上一層的粑皮沒有明顯的水汽,約一刻鐘粑熟了。出籠取粑,便可美美食用四至六個粑,再添一碗稀飯,那早餐可謂好極了!
我對蒸米粑的鐘愛體現在回家的時候。每次回彭澤,我都會在縣城逗留一兩天,除了看望親朋好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吃彭澤的蒸米粑,好好過過蒸米粑的癮。每次回鄉(xiāng)下,姐姐們都特意做蒸米粑犒勞我們。漸漸我們不再滿足回彭澤才能吃蒸米粑了。所以,每次回彭澤,我們特意買些粑粉帶到異鄉(xiāng)小城,有時同學也會郵寄給我們。不但我戀上蒸米粑,在異鄉(xiāng)長大、外地求學的兒子也戀上了,以至于他放寒暑假回家時,我們特意為他做幾次蒸米粑吃。我們高興的時候,戀家的時候就做蒸米粑吃,我們帶來了做粑器,一家三口一起動手做。有時,我們多做一些送給鄰居和朋友,讓他們品嘗我們的家鄉(xiāng)風味小吃。有人說這是大餃子,也有人說很好吃,問哪里有賣。前些年沒有地方賣,不過現在有彭澤人在網上銷售了。
樹木有根,人有根,味覺也有根,那就是家鄉(xiāng)的味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小吃。想家就是想家鄉(xiāng)的味道,所以準確地說,胃也想家,滿足了胃的味道,想家也就不那么急切了。蒸米粑對彭澤人來說,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是母親的味道,是姐姐的味道,是朋友的味道。惟有在此出生長大,或有彭澤血緣的人才會吃出這幾種味道。
(慈航)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