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都昌蘇山當過知青
■ 顧光敏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如火如荼。這一年的3月25日,16歲的我背負行囊,遠離上海,奔赴江西九江地區(qū)都昌縣蘇山公社前山大隊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6年9個月的春夏秋冬讓我真切地體會了“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的滋味。盡管有艱辛和迷茫,但也有收獲和成長。
揚嶺生產(chǎn)隊是前山大隊最貧困的小隊,我們插隊在這里安家。家徒四壁,泥土地面,兩張長板凳擱上幾塊木板鋪著稻草就是床。一扇沒有玻璃的小窗戶靠一根樹枝支撐才能打開見陽光。家里僅有一盞煤油燈,一個土灶和一口大鐵鍋,角落里有挑水用的水桶,緊鄰窗外有一個小水塘。隊長安排了一個社員臨時給我們燒飯,整個房屋煙氣彌漫,久久不能散去。我們叫他俊英大哥??∮⒋蟾缧贞?,是個帥小伙,未婚。他不善言辭,忠厚樸實,很快就和我們熟悉起來。
鄱陽湖畔的都昌是一個魚米之鄉(xiāng),插秧、割稻、打谷是農(nóng)忙季節(jié)的主要農(nóng)活。我們跟在鄉(xiāng)親們身后學習插秧。插秧是技術活,三個手指既要插得快,也要插得穩(wěn)。秧苗插入泥土的深淺要適當,還要保持上下左右間的間距與平行。水田里經(jīng)常有螞蟥。它們像吸盤一樣,牢牢地吸在皮膚上不動,任憑你怎么掐怎么拽都沒用。
割稻谷是一場對耐力和體力的考驗。驕陽似火,彎腰弓背割、蹲著割、跪著割,一天下來,汗水濕透衣褲,腰酸背痛,像是散了架一樣,衣服上白花花的鹽斑一層蓋一層。割稻谷最怕割到手。到了古稀之年的我手指上還能隱隱約約看到當年留下的傷疤。
全隊沒有鐘,全憑隊長抬眼望天低頭看田,一聲吆喝來定開工時間。
勞動是超負荷的,也錘煉了我們堅韌不拔的意志。春天,我們播下希望的種子;盛夏,我們汗灑大地忙耕耘;秋日,我們迎來了豐收的喜悅;寒冬,我們挑土來回穿梭修水利。戰(zhàn)天斗地,是人海戰(zhàn)術的戰(zhàn)場,是艱苦而自力更生的偉大壯舉。廣播里不時傳來“向某某知青學習,向某某知青致敬”的聲音。
我還當過放牛娃。第一次放牛,當我解開牛繩時,生怕它尖尖的牛角會攻擊我,趕緊躲在牛身后。后來才知道,牛其實是很通人性的,只要不去激怒它,它就不會攻擊人,只是有點犟脾氣。
放牛不能敷衍了事,要全程盯著它。不然,它就會扭頭吃莊稼。記憶中,放牛的崎嶇小路也有美麗風景。春夏兩季,漫山遍野都是杜鵑花,稻田里四處是蛙聲。但這種詩情畫境,在當時是無心體會的。
除了高強度的體力活,吃飯對我們也是一大考驗。有米無菜醬油湯是常態(tài),吃白飯沒油水的滋味始終伴隨著我們。那時我們從上海返回前山時,帶得最多的就是蘿卜干和炒面。就這些東西,都被我們視之為珍品。好心的鄉(xiāng)親偶爾給我們送點蔬菜,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長久的問題。
年終開塘抓魚、殺豬“打平伙”是最讓人期盼的事。那時候,鄉(xiāng)親們專挑肥肉吃,很少吃瘦肉。草魚切成大塊燒蘿卜和豆豉是他們的最愛。雖然沒有推杯換盞,沒有佳肴美味,可能跟鄉(xiāng)親們一起吃著噴香的飯菜,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既消除了彼此之間的隔閡,也能借此喜慶豐收年。
20世紀70年代,為更好地關懷和幫助知青成長,公社設立了“五七大軍”,知青有了可傾訴和交流的地方?!拔迤摺备刹恳竺總€知青點建立宣傳欄,體現(xiàn)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學習與勞動生活。我和民辦教師一起寫標語,畫毛主席肖像,辦過“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上山下鄉(xiāng)懷壯志,戰(zhàn)天斗地繪新圖”的墻報。我還參加公社組織的宣傳隊,代表過公社參加都昌縣的文藝匯演。
除了物資的缺乏,勞作的艱苦,居住環(huán)境的惡劣,精神上的空虛也讓人難以忍受。在揚嶺,我們沒有書籍,沒有音樂,少有電影,就連報紙都很少見到。揚嶺生產(chǎn)隊遠離大隊部,收發(fā)信件都要跑到大隊部。大隊部有一個小賣部,店里可售賣的商品不多,卻是我們最喜歡的地方。那時條件差,小店里的香煙可以拆包論支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沒有電燈,天一黑全村都睡了。于是,我們經(jīng)常唱起《美酒加咖啡》《三套車》《哎呦媽媽》《小路》《鴿子》《喀秋莎》等歌,驅(qū)散心中的苦悶,打發(fā)空虛的時光。
我們常常想家,思念家里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角落,思念黃浦江上的明月,海關的鐘聲和輪船的汽笛聲。每次回家,我們都要翻山越嶺,徒步幾十里,手提肩扛,一路風塵。那時候,返滬知青很多,東方紅客輪的船票一票難求。買不到船票,候船室就是我們晚上的棲息地。一切的歡喜悲憂,都在我登上船梯望著大江東流時,隨風逝去。
留在上海的時間不固定,招工的消息時有傳來。我們經(jīng)常打點行裝匆匆趕往夢想的地方,卻總是換來一次次失望的嘆息。1975年,23歲的我有幸成為一名工農(nóng)兵學員,從此結(jié)束了漫長的知青生活。
此時的我從廣袤鄉(xiāng)野重新回到課堂,接受知識的熏陶。從此,我與電力結(jié)緣,與石油化工為伍。從學生到知青,再到學生、工人、最后成為三尺講臺的教師,這一路,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經(jīng)歷過大大小小的事,太多的人與事已成過眼云煙,唯有下鄉(xiāng)的蒼茫歲月,在我人生的記憶中從未消逝。
55年過去了,在夢里,遙遠的都昌、蘇山、前山、揚嶺還流淌著熟悉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當年領著我們深一腳淺一腳來到揚嶺生產(chǎn)隊的老隊長,記工員李會計,懂得機械維修曾經(jīng)為我們碾過米的大叔,為我們挑過水燒過飯的俊英大哥,腰間不離煙桿煙袋、眉飛色舞自吹當過國民黨大兵的光棍大叔,還有動作麻利的鄰居婆娘以及地主成分家的老實巴交的兒子……他們熟悉的面容,在夢里離我那么近,宛如昨日般清晰。
知青的時代已成為歷史。時代讓我們患難與共,也讓我們各奔東西。永不言敗的知青們鑄就的知青精神,讓我們勇敢地面對人生,重新定義了人生的意義。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方旬瑜
責編:鐘千惠
審核:朱靜
掃一掃二維碼下載掌中九江
咨詢熱線: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89號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40302000178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6120190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