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色色人妻有码视频_欧美一级二级三区久久精品_在线观看无码av不卡毛片_久久国产福利免费

夜讀九江丨(拾遺)易順鼎及其匡山草堂

2024-07-16 19:30:00   長江周刊
瀏覽量 33220

(拾遺)易順鼎及其匡山草堂

■ 滑紅彬

易順鼎(1858年~1920年),字實甫,亦作石甫、實父、碩甫,又字中碩,亦作仲碩,又字種石。自號眉伽、哭盦、一盦、橘洲醒人等,湖南龍陽(今漢壽縣)人,清末民初著名文學家。

易順鼎出生于詩書傳家的仕宦門第,其父易佩紳(1836年~1906年),字笏山,號健庵,又號函樓。官至山西、四川、江蘇布政使,有《函樓文鈔》《函樓詩鈔》等傳世。易順鼎自幼聰穎,被稱為“神童”。自光緒元年(1875年)中舉后,卻五赴會試不第,遂以納捐為道員,分發(fā)河南,參與河工等事務(wù),因功績卓著,累蒙恩獎,但他不耐官場冗務(wù),遂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四月間隱居廬山。

易順鼎歸隱廬山的念頭由來已久。早在光緒三年(1877年),他入京應(yīng)會試下第后,自天津取海道南下,至上海轉(zhuǎn)而沿江西上,途中作《江行雜記二十首》,其第十七首即為遠眺廬山而賦,詩云:“朝吟廬山謠,誓志巢云柯。暮誦廬山高,結(jié)想捫風蘿。詩家譽山癖,竊恐所好阿。忽然覿真面,奇秀知非訛……”

詩人曾在李白、歐陽修的詩篇中神游廬山的奇山秀水,如今遠眺,不禁對廬山云松的隱逸生活頓生向往之情,只是易順鼎尚致力于功名,奔波于仕途,正所謂“世緣苦未盡”,只能將歸隱匡廬的想法抒發(fā)于詩中,寄托胸襟,排遣行役之苦。

光緒五年(1879年)九月,易順鼎再次赴京,取道江南。他乘流東下,又一次路過九江,于舟中遙望匡廬,于其《望廬山作》中再次有了歸隱廬山的念頭,有“遙嵐若相報,亦復沾余衣。翔鳥餐夕秀,傲我以無翚。愿言趣煙駕,暫解塵中鞿”之句。

至光緒十二年(1886年),易順鼎第五次會試落第之后,決意告別科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夏暮秋初,易順鼎由蘇州前往廬山,歷覽香爐峰、太白草堂、五老峰、三疊泉、石門澗、東林寺、陶公醉石等名勝,作《夏暮秋初由吳門至潯陽獨游匡廬五律十四首》《登香爐峰作》《登匡廬絕頂歌》等詩。易順鼎對棲賢寺一帶的景物最為中意,作詩稱:“最愛棲賢寺,青山隔幾重。門前彭蠡水,屋后漢陽峰。云傍棲檐鴿,雷驚出澗龍。尋僧何處所,日暮但聞鐘。”

出山之后,易順鼎來到南京,謁見兩江總督曾國荃,告以隱居廬山之意。曾國荃大加贊賞,即致書江西巡撫,推薦易順鼎主講白鹿洞書院,后因此席業(yè)已有人而未遂。其《哀知己銘·太子太傅兩江總督一等伯爵謚忠襄湘鄉(xiāng)曾公國荃》云:“光緒丁亥,游匡廬,有入山學道之志。時已捐納道員,將入都請分發(fā)。見沅浦曾公于金陵節(jié)署,以入山意告之。公大贊賞,即致書江西巡撫使聘余主鹿洞講席。書中稱許備至,謂為‘當今有數(shù)人物’。湯小秋兵備見其書,為余言之。會此席有人,不果?!彼鶖⒄谴耸隆?/span>

易順鼎仕宦之緣未了,未能隱居廬山,遂入京謁選。他分發(fā)河南,先充厘稅局會辦,后任賑撫、水利二局總辦。1888年,調(diào)辦河南全省水利局務(wù),督辦賈魯河工,又兼充三省河圖局總辦。易順鼎在任上督修河工,勘繪河圖,備嘗苦辛,功績卓著,因而蒙受朝廷的恩獎。但他不耐官場冗務(wù),屢屢夢回匡廬,吟唱“今宵欲夢棲賢寺,月到橋邊第幾松”之句,遂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請假回籍養(yǎng)親,于四月間由南康(今廬山市)入廬山隱居。

易順鼎歸隱廬山,構(gòu)草堂于棲賢寺前三峽澗之側(cè),遂其初志。草堂名為琴志樓,前臨三峽澗,遠眺五老峰,風景殊佳,再加以植木培蘭的構(gòu)思經(jīng)營、借景移情的匠心獨運,頓成勝境。易順鼎曾寫了一篇《匡山草堂記》?!耙鬃与[匡山,筑草堂,臨三峽澗西,為室僅數(shù)楹,而燕處游觀之勝,有名號可圖詠者得十有八:曰“蘭若草堂”,可蘭若、可草堂也;曰“琴志樓”,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也;曰“畹巖”,種蘭處也;曰“鼻功德圃”,圃中種桂與梅也;曰“聽湍軒”,澗之湍,他處亦可聽,而軒尤宜也;曰“茶煙廊”、曰“粥飯寮”,山廚也;曰“云錦亭”,取李白詩中語,亭對五老峰也;曰“鰲磯”,象形兼會意也;曰“龍霤”,有瀑如懸霤,形兼聲也;曰“小綠水洋”,潭深如洋,其色綠也;曰“藏舟壑”,泊小艇可泛洋也;曰“縋仙梯”、曰“飛虹梁”、曰“三峽船”,皆作于石上者也;曰“松社”,思歲寒也;曰“十二欄”,指事也;曰“玉井”,種蓮池也……”

文中,草堂的建構(gòu)安排、游觀景物、人文意蘊都在文中可見。隱居于此,洵洽人意。草堂中富有藏書,據(jù)《廬山志》載,其所藏有《廿四史》《九通》及經(jīng)書子集等數(shù)千卷。易順鼎《疊韻疇慶星子》亦說:“舊書重溫熱,駑馬期十駕。方束深淵閣,敢比長源架。(自注:惠詩謂余藏書甚富。)”

又據(jù)王森然《易順鼎先生評傳》載:“實甫嘗筑草堂三椽于廬山之三峽橋中,自制兩聯(lián)云:‘筑樓三楹,筑屋五楹,漱石枕泉聊永日;種蘭千本,種梅百本,彈琴讀易可終身。’‘三閭大夫胡為至于此?五柳先生不知何許人?!瘡]山三峽橋在深谷幽邃之中,人跡稀少。每至更深人靜,萬籟寂然,實甫臥草堂上,靜聽澗水澎湃之聲,如海風,如松濤,如巫峽猿,如衡陽雁,每凄然淚下。”易順鼎之凄然淚下所為何事?他曾說:“人生必備三副熱淚,一哭天下大事不可為,二哭文章不遇識者,三哭從來淪落不遇佳人。此三副熱淚絕非小兒女惺忪作態(tài)者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至味?!币醉樁Χ蒙裰萘懵潢懗炼荒芡?,故而幽憂侘傺以至淚下。

易順鼎雖然于廬山三峽澗構(gòu)建匡山草堂,但他并非甘于長隱之人,因而在山之日少,出世之年長。

光緒十六年(1890年)歲末,易順鼎由廬山返鄉(xiāng)省親。次年,流連長沙、武昌等地,與張之洞、程頌萬、王景崧、繆荃孫、陳三立、文廷式、汪康年等人交游唱和,相得甚歡。入臘月后,由武昌還廬山,不果,遂至上海度歲。

光緒十八年(1892年)初春,易順鼎由上海至廬山。相別兩年,感慨萬千,作《壬辰初春由滬至潯入廬山絕句二十二首》《自題山居二首》諸詩,其《還廬山精舍作》曰:“萬劫茫茫只嘆嗟,空將熱淚灑恒沙。難離親舍思離世,得到僧樓似到家。劍匣酒杯消結(jié)息,藥爐經(jīng)卷送年華。玉梅蘊藉幽蘭瘦,珍重人間第一花?!笔篱g塵事紛紜,徒喚奈何,惟有還歸匡廬,尚可求得內(nèi)心一絲慰藉。

這年夏天,易順鼎又迎請母親入廬山消暑數(shù)月,以盡孝心。此番重回廬山,易順鼎特地游覽曾失之交臂的白鹿洞書院。并與洞主華祝三唱和,“廣夏營萬間,良書購千架。邦人習禮教,髦士增聲價。學當辨義利,治必分王霸。庶追洙泗風,用贊羲軒化。一老魯靈光,諸生齊稷下?!敝灵c六月前后,陳三立、梁鼎芬等人應(yīng)易順鼎之邀共游廬山,小住琴志樓,歷覽三峽橋、五老峰、簡寂觀、開先寺、蓮花峰等處,迭相唱和。今開先寺旁石壁猶有“光緒十八年閏六月朔陳三立、易順鼎、易順豫、梁節(jié)庵同游”之題刻。

匡山草堂旁有“天下第六泉”,傳為陸羽所品題,見載于張又新《煎茶水記》。易順鼎遂以此泉水并廬山茶、筍等饋贈張之洞等人,張之洞以詩謝曰:“江城炎燥悶無風,忽有甘泉藥病翁。遍酌一家俱滿腹,勞人堪傲贊皇公。”嗣后,張之洞聘請易順鼎出任武昌兩湖書院講席,分校經(jīng)學、文學。

光緒十九年(1893年)四月十二日,易順鼎與陳三立、范鐘、羅運崍自武昌登船往九江,同游廬山。此番游山與以往大有不同,易順鼎《入廬山》詩曰:“名山別經(jīng)年,見面恒苦疏。重尋意已欣,況有嘉客俱。……余亦自怡悅,茲游清可書。”諸人歷覽濂溪墓、通遠驛、隘口、青玉峽、歸宗寺、萬杉寺、棲賢寺、臥龍崗、三疊泉、五老峰、海會寺等名勝,各為詩一卷,匯刻為一帙,陳三立《廬山詩錄序》云:“吾友易仲實向稱好事,嘗筑室廬山深處,曰琴志樓。昨歲粵人梁節(jié)庵共詣游宿,迫煩暑陵遽而返,今夏四月仲夏復持范中林、羅達衡及予往,盡二十日為雨中之游,覿幽選奇,各得詩歌數(shù)十篇以寫其意。”五月,易順鼎手錄游廬山詩中佳作,題名《廬山詩錄》,呈張之洞。張之洞親為點評,推崇備至,稱“此卷詩環(huán)偉絕特,如神龍金翅,光采飛騰,而復有深湛之思,佛法所謂真實不虛而神通具足者也。有數(shù)首頗似杜、韓,亦或似蘇。較作者以前詩境,益臻超詣,信乎才過萬人者矣。”

這一年七月,易順鼎母陳太夫人逝世,易順鼎廬墓守孝。第二年又值中日甲午戰(zhàn)爭事起,易順鼎奉父命墨绖從戎,以赴國難,入劉坤一幕中,佐籌軍務(wù),多所襄贊,并于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赴臺。易順鼎內(nèi)渡之后寓居長沙,后受命委管湖南鹽務(wù)。自光緒十九年秋以來,易順鼎迭遭磨難,四處奔波,未有閑暇再到廬山。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易順鼎之父易佩紳以九江地清曠,遂于城南能仁寺右建樓卜居,名曰“琴心樓”,因易佩紳號函樓,故又稱“函樓”。易順鼎琴志樓在山南,易佩紳琴心樓在山北,故易佩紳作詩稱:“自從麟筆絕春秋,古道憑誰一線留。是大英雄先隱逸,非真運會不王侯。山南山北君臣位,琴志琴心父子樓。聊借匡廬存世界,免隨陸海共沉浮?!币蚋赣H寓居九江,易順鼎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春夏間,往來九江、長沙。這年秋,劉坤一保薦易順鼎性情忠篤,學識閎通,堪大用,遂奉旨召對,繼續(xù)奔波于仕途,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被劾罷官。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易順鼎至九江省親,旋至武昌,寓居黃嗣東之靄園。至五月間,攜妾入廬山琴志樓,居數(shù)日,旋又返武昌靄園。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易佩紳卒于九江,易順鼎與弟易順豫奉父柩回湘。此后易順鼎宦游南北諸地,再無因緣重返匡山草堂。1920年8月30日,易順鼎卒于北京,享年63歲。

易佩紳逝后,琴心樓抵押給方永成銀號。原來易佩紳晚年寓居在九江的日常開銷都是從方永成銀號借貸而來的,無力償還后以樓房抵債。之后,方永成銀號倒閉,琴心樓又為張氏所得,改為私立醫(yī)院,在抗日戰(zhàn)爭中淪為廢墟。

1930年,易順鼎匡山草堂不復存在。吳宗慈《廬山志》載:“循慈航寺南行二百步許,湘人易實甫于清光緒年間所建匡山草堂在焉。三年前圮,今存遺址耳。其遺留書籍有《廿四史》《九通》及經(jīng)史子集等數(shù)千卷,屋圮后,移弆慈航寺。書皆舊版,有無殘缺,不可知矣?!?934年,蔣介石在匡山草堂遺址上建造觀音橋別墅,而易順鼎匡山草堂早已化為云煙,唯有“匡山草堂”石坊尚佇立觀音橋頭旁,飽閱世間滄桑。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quán)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鐘千惠

審核:楊春霞

繼續(xù)閱讀
熱門評論

掃一掃二維碼下載掌中九江

咨詢熱線: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89號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40302000178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6120190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