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車伊始問志書
■ 陳再陽
文化古城南康,留下多少風雅故事。
“下車伊始問志書”,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很有名的典故。可是現(xiàn)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段佳話卻是發(fā)生在南康古城這塊厚重的土地上的。它源于宋代的朱熹,以至七八百年后,毛澤東到廬山還特意提起。
時間追溯到公元1179年的農歷三月三十日,南康古鎮(zhèn)歷史上一個重要人物朱熹到任南康知軍。朱子一下車轎,就對前來迎接的屬官們問道:“《南康志》你們帶來沒有?”
當時的南康,立軍近二百年,割江州之星子縣,洪州之建昌縣,饒州之都昌縣隸之。“軍”是與府、州、監(jiān)同級,一般設在水陸交通要道的行政機構。南康軍下轄三縣,分別扼守贛江、修河、饒河三水域。軍府治所(如今市政府所在地)就在古鎮(zhèn)南康(當時叫星子鎮(zhèn))。此地處“江湖之會”要沖,坐擁風景名區(qū)匡廬。江南自晉代“衣冠南渡”“北人南遷”后開始開化。南康城腳下的鄱陽湖、贛江水域,是唐宋以來中原來往江南,直至嶺南的必經之交通要道。達官顯要、文人雅士過此,無不停車系纜,尋幽訪勝,采風問俗。歷史上能夠得任治理此地的,都是經過朝廷反復斟酌挑選的懂文化、重文化的名流賢士。
朱子下車,首問南康郡志,入鄉(xiāng)問俗,以史為鑒,自此成為千古美談。朱熹的以身示范,讓后世的地方官們懂得了地方志在“資治”方面的重要作用。父母官要想快速熟悉地情,掌握地方,就必須撲下身子,調查研究,稽古查今,訪賢問遺。從此,“以志呈閱”也成了慣例。
毛澤東學養(yǎng)豐富,非常重視對地方志的閱讀、研究和使用。1959年7月,中央在廬山召開“廬山會議”。6月30日晨,毛主席一到美廬別墅就讓工作人員借來《廬山志》閱覽。他向身邊周小舟等人談起朱子在山下的這段典故,從方志中尋找一地的治理得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國有古訓:“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笔煜v史,尊重文化,掌握市情,這在今天仍然有積極的意義,也是迫切的要求。
朱熹于公元1181年農歷閏三月二十七日離任。算來他在南康軍任上只有短短的七百多天,卻給山南這片土地留下了豐厚的遺產?!罢嫒暹^化”“理學名邦”這些響亮的名頭,就是得朱熹(還有周敦頤等)這些大儒的過往教化之功,和集理學之大成。三個年頭,兩年的時間,朱子上疏恢復南唐國學白鹿書院,申請以工代賑建設紫陽湖堤,關心百姓疾苦請求蠲免稅賦,不一總總。無論哪一件,無不光耀史冊。
就是他的一些具體工作方法,也足可借鑒思考。如《與星子諸縣議荒政書》:“逐縣知佐”,“當以至公至誠之心相與,凡百事物,切要通情,仔細商量”。諄諄叮囑的是下級班子(正副職)的團結。“茍或上忽其下,惟務私己吝權;下慢其上,但知偷安避事,則公家之務何由可濟?”講的是拒腐勤政。“又須不憚勞苦,逐一親到地頭,不可端坐寬涼去處,止憑鄉(xiāng)保撰成文字。”講的是務實清醒?!坝猪氁拦珯z定分數(shù),切不可將荒作熟,將熟作荒。”談的是為民公正。
又見《知南康軍牒》:朱熹一上任,馬上發(fā)布榜文,就陶靖節(jié)、白鹿洞、周濂溪、劉西澗等事跡,“如有知得上件事跡詳細之人,仰仔細具狀,不拘早晚,赴軍衙申說?!币笠笾椋缬谘员?。親近百姓,可見一斑。
閱盡千年歷史的南康古城,迎來了大廬山的發(fā)展良機。重建南康文化古鎮(zhèn),打造山水旅游名城,正當其時。德政播當時,芳名傳后世。千百年后,又會有怎樣的述評?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許欽
審核:姜月平
掃一掃二維碼下載掌中九江
咨詢熱線: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89號
贛公網安備 36040302000178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6120190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