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宙峰
京城之秋,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秋之美,尤以紅葉最美。賞北京之秋,如果沒觀賞紅葉,沒到香山附近看看紅葉,則實乃一大憾事。
自古以來,香山便是京城品秋、賞紅葉的首選之地,故有“七分秋色在香山”之說。據(jù)專家考證,早在金朝,香山紅葉已成景觀,明清時頗負(fù)盛名。每到金秋時節(jié),很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前往香山賞紅葉,吟詩唱和,借景抒情。明宣宗朱瞻基多次登臨香山,并賦有《紅葉》詩作:“紅葉舞丹霜后落,青山如畫馬前看。朔雁南飛秋滿天,千林紅葉色相鮮。蕭條已是清霜后,爛漫便宜落照前?!彼严闵缴钋飼r節(jié)漫山紅葉的景象描繪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很是令人向往。清乾隆皇帝對香山尤為喜愛,他一生寫詩43000余首,而與香山有關(guān)的詩則達(dá)1300余首。每逢秋季,乾隆常駐蹕香山。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在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的“絢秋林”觀賞紅葉,即興詩曰:“嶂葉經(jīng)霜染,迎暉紫翠紛。絢秋堪入畫,開錦恰過云。”這首詩,把香山紅葉描繪得別有一番趣味和意境。
香山紅葉的樹種很多,如五角楓、三角楓、元寶楓、柿樹等。談起香山紅葉,可能多數(shù)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楓葉。我也一直以為香山紅葉就是楓葉,直到聽一位專家介紹,才知道原來大名鼎鼎的香山紅葉,主要由黃櫨樹葉構(gòu)成。黃櫨又稱櫨木或煙樹,為漆樹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4米,葉單生,葉柄細(xì)長,猶如一面小團扇,初為綠色,入秋后漸變紅色。香山的黃櫨樹,多數(shù)為清乾隆年間栽植,經(jīng)過200多年的發(fā)展,逐漸形成近10萬株的黃櫨樹林區(qū)。
深秋時節(jié),紅彤彤的黃櫨樹葉掛滿枝頭,紅得那么通透,每一片樹葉似乎都在敞開心扉訴說著秋天的故事。黃櫨葉紅得那么飽滿,就像從染缸浸染過似的;紅得那么靜謐,美得出眾卻一點也不張揚、不矯揉造作,好比一位知書達(dá)理的美麗姑娘;紅得那么恰到好處,似乎增一分則太濃、減一分則太淡。香山紅葉,映襯著京城深秋高遠(yuǎn)遼闊、澄凈透亮的湛藍(lán)天空,真是一幅美不勝收的風(fēng)景畫。
香山紅葉為什么紅得如此之美?我請教過中國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的一位專家。他告訴我,樹木之所以呈現(xiàn)色彩斑斕的顏色,首先是由此類樹木的遺傳因素決定的。樹葉紅的程度是由該類樹葉中紅色花青素的含量變化決定的,而紅色花青素含量的變化與水分、光照、溫度的變化有關(guān)。花青素的形成與糖分積累有關(guān),糖分越多,花青素就越容易形成。香山地區(qū)氣候獨特,晝夜溫差15℃左右,利于植物體內(nèi)糖分的積累,也利于紅色花青素的形成。從香山紅葉看,生長在山地陽坡的黃櫨葉較陰坡方向更紅。同楓葉相比,黃櫨樹葉糖分含量高,耐寒性更好,在枝頭停留時間更長久些?! ∥疫€看到過一個資料,說有科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楓葉變紅是楓樹對自然界壓力反應(yīng)的結(jié)果。變紅的反應(yīng)實際上起到遮光劑的作用,它使樹葉停留在樹上的時間更長,讓樹能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這一研究不知科學(xué)性如何,但結(jié)論好打動人,原來不管樹還是人,都對生命懷有一份深深的眷戀。
觀賞香山紅葉的位置很多,以香爐峰、青未了、森玉笏、隔云鐘、流憩亭等為最佳,不同的位置,都能觀賞到別樣的風(fēng)景。我喜歡一鼓作氣登上香爐峰極目遠(yuǎn)眺,只見遠(yuǎn)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瑟瑟秋風(fēng)中,那些隨風(fēng)舞動的成片紅葉,似天邊的紅霞飄逸,似紅色的海浪翻滾,整座山都舞動起來了,真是令人心旌蕩漾。
香山紅葉的這份動人之美,讓人心馳神往。每年深秋,大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這段時間,特別是周末,到香山看紅葉的人絡(luò)繹不絕,看紅葉的人比紅葉還要多。從巴溝到香山的有軌電車沒開通之前,乘坐交通工具去香山看紅葉,大多是坐地鐵到北宮門,然后轉(zhuǎn)乘563路公交車前往香山。每年紅葉季,北宮門到香山這一路便擁堵得很。2014年,我陪好友上山賞紅葉,下山打算去西苑吃飯,等公交時,光排隊就排了兩個多小時。2017年底,巴溝到香山的有軌電車開通,大大緩解了北宮門到香山的道路交通壓力。從住處去香山公園,我喜歡騎行前往,單程剛好6公里,騎個自行車來回,沒有堵車之煩、停車之愁,很是愜意。
人們常說,有山的地方,有水才有靈氣。而我想說,香山,正是因為有了紅葉,才如此美麗動人、充滿靈秀之氣。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編輯:左丹
責(zé)編:劉蕓
審核:楊春霞
掃一掃二維碼下載掌中九江
咨詢熱線: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89號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40302000178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6120190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