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
8月往事之——廬山上的圖書館
■ 馮曉暉
1949年8月11日,廬山管理處接收廬山圖書館。
廬山圖書館創(chuàng)建于1934年,舊館舍位于廬山東谷,現(xiàn)改為廬山抗戰(zhàn)博物館。新館舍位于廬山牯嶺街,海拔1100米,有建筑面積3200㎡,擁有閱覽座席260個,計算機107臺,還擁有除濕機、電視監(jiān)控報警系統(tǒng)等設備設施,書架單層總長度5103米。廬山圖書館連續(xù)六屆被文化部評為“一級圖書館”,建有“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廬山支中心,國務院公布廬山圖書館為第四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1936年的廬山圖書館
圖書館一般分為兩類,一類向大眾提供借閱服務,被稱為公共圖書館;一類是服務于特定對象的,多被稱為學術圖書館,比如大學、科研院所的圖書館。
中國古代藏書傳統(tǒng)由來已久,卻并沒有公共圖書館,清代皇家文淵閣一類的藏書樓是供皇室、翰林院使用的,別說尋常百姓,普通官員也不會有接觸的機會。書院都有藏書,比如白鹿洞書院歷史上一度藏書甚豐,但也只向本院的師生們開放。民間的藏書樓都是自己家的,九江近代著名的李氏木樨軒,在如今的天花井森林公園附近,藏書達數(shù)十萬卷,但你若找它的主人李盛鐸借書,定會被叉出門去。以前知識很昂貴,設置很高的門檻也是統(tǒng)治階級為了排斥下層百姓。服務于公眾的圖書館誕生于西方,歷史很悠久,傳入中國卻很晚,清末(1907年)在南京興建的“江南圖書館”,被認為是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家現(xiàn)代意義的圖書館,第一次使用“圖書館”這個名字,待到它對公眾開放時(1911年11月),大清就要完了。
1910年,牯嶺圖書館(Kuling Library)誕生于廬山,該圖書館由教會捐助,又名為牯嶺公共圖書館,圖書及報刊大多為傳教士私人贈送,早期全部為西文,僅向居住生活在牯嶺的外國人開放。1932年開始增加中文書刊,方允許中國人入內(nèi)閱覽。
1915年,牯嶺美國學校開設圖書館,該館由美籍教徒集資創(chuàng)辦,館藏有多種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該館是江西省第一家學術圖書館。1921年3月14日,江西省教育廳核準備案成立“白鹿洞圖書館”。因書院四周山林劃歸農(nóng)專校造林,圖書暫存城內(nèi)愛蓮池風月亭,設閱覽分所。
無論是牯嶺公共圖書館、白鹿洞圖書館還是美國學校圖書館,都不能被認為是完全意義的公共圖書館,它們并不會無差別地向公眾開放,主要是為了服務于特定人群或者階層。江西省第一家由中國政府創(chuàng)辦的面向大眾服務的公共圖書館,是設于南昌的江西省立通俗圖書館,由省教育經(jīng)費支出,創(chuàng)立于1918年。
1933年7月,蔣介石在廬山開辦“廬山軍官訓練團”,他認為“廬山訓練,對于廬山圖書館更有密切的需要”,將廬山圖書館和傳習學舍(廬山大廈)、廬山大禮堂作為“廬山軍官訓練團”的三座單體建筑。廬山圖書館于1934年8月開工,1935年7月竣工,8月5日舉行開館典禮。
作為夏都重要公共機構,廬山圖書館具有特別的象征意義和服務功能。圖書館建成后,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和“圖書征集委員會”,第一批圖書由江西省教育廳廳長選購,隨即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始圖書征集活動。至抗戰(zhàn)前,征集和購置的圖書超10萬冊,亦有一批知名人士向圖書館贈書,使館內(nèi)圖書“琳瑯滿目,蔚成巨觀”。
廬山圖書館承擔了圖書館的基本功能,也是國民政府和廬山訓練團進行學習、研討和舉行會議之地。1937年7月17日,汪精衛(wèi)、蔣介石舉辦的“廬山談話會”在此舉行,蔣介石發(fā)表了“抗日聲明”。1938年5月20日,宋美齡主持的“廬山婦女談話會”在這里召開,會后發(fā)布了“動員婦女參加抗戰(zhàn)建國工作大綱”。廬山圖書館,儼然成為廬山乃至全國的政治中心。
1939年4月廬山淪陷,日本侵略軍將圖書館作為軍用倉庫,大批珍貴的館藏書籍被毀被劫??箲?zhàn)勝利后,廬山圖書館藏書僅余6.2萬冊。
1946年7月24日,蔣介石到館視察,聽取匯報并查閱館藏目錄后,要求廬山圖書館應盡快增加人員與經(jīng)費。對于館藏古書中所缺之書,應盡可能尋找同版的書籍。其后,廬山圖書館的館藏書籍得以恢復,蔣介石亦對其多次關注。據(jù)記載,1948年8月,蔣介石在廬山最后的日子里,他還與宋美齡一起來到圖書館,瀏覽良久,方才離去。
1949年5月,廬山解放。8月11日,廬山管理處接收廬山圖書館。1951年,廬山圖書館除書庫外搬遷到河東路463號(今廬山圖書館干部培訓中心)。三次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等領導人多次從圖書館借閱《廬山志》等書籍,向身邊工作人員講述“下車伊始問志書”的典故。今廬山博物館(蘆林一號毛澤東別墅)中圖書室里的書籍,大多是廬山圖書館的藏書。
“文革”期間,圖書館與其他文化單位合并,名為聯(lián)合辦公,實為停辦。在此期間,書籍遭受前所未有的損失,一方面由于廬山天氣潮濕,疏于保護的圖書大批霉爛或被蟲蛀,另一方面,由于無人值守,很多書籍被盜取。此外,筆者聽聞,有一大批民國圖書被人調(diào)走,不知所終。
1970年11月,廬山圖書館恢復獨立建制。1979年改革開放后,圖書館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確定了為旅游事業(yè)服務、創(chuàng)建“旅游圖書館”的辦館宗旨。1992年,廬山圖書館搬入河東路1號新館。
廬山圖書館外景
廬山圖書館的旅游文獻室
如今的廬山圖書館,靠近牯嶺街,建筑外觀利落穩(wěn)重,館內(nèi)面積不大,雖然是國家一級圖書館,但缺失會議、展覽、多功能廳等場所,僅能實現(xiàn)基礎的借閱功能?;蛟S有人說,廬山圖書館大了也沒什么用,本地居民不多,游客來得也少。筆者倒是覺得,如果廬山圖書館能夠擴大規(guī)模,設置影像、互動的功能區(qū),再有個舉辦講座、沙龍的地方,以提供更多維度和更深層次的服務,才能吸引前來游覽“人文圣山”的游客們在此流連,既達到服務于大眾并傳播廬山文化的目標,也能辦出自己的特色來。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劉蕓
審核:楊春霞
掃一掃二維碼下載掌中九江
咨詢熱線: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89號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40302000178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6120190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