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的詩
在歸來亭
停在半道
我不是歸來,也不是離開
這就是悖論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
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默
所以他偉大
朱光潛先生強調:
陶淵明渾身是靜默
所以他偉大
他們都說得對,不錯
王瑤先生題字:
曠而且真 千古同欽
這也是悖論
因為
真可以做到,曠很難追尋
曠可以追尋,真很難做到
因此,停在半道
我不是歸來,也不是離開
這還是悖論
懷古琵琶亭
我想象的白樂天
不是這樣,不是這樣
從來都沒有詩人能這般瀟灑
有漢白玉石的雕像
有偉人手書的石刻
如果白司馬的這首詩
僅僅只是敘事
僅僅只是說了兩句: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不會再重溫吟哦
我懷古琵琶亭的感嘆
更多還是因為有一個琵琶女
讓一個落魄的詩人碰上
歷史成全了的絕唱:千古再千古
終歸世間男女的真愛
去白鹿洞
去白鹿洞
我當然要洗手凈身
沐浴更衣,換一套
干凈衣裳去
我其實算不上讀書人
我如何讀書?說來
還真得感謝本土前賢
陶公淵明先生教誨
陶公說:好讀書不求甚解
遇會心處便欣然忘食
我可是欣然忘睡
不過次數(shù)不多,只若干次
相比下棋打牌為少
去白鹿洞
坐誰的車去不重要
我是否讀書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必須恭敬上路
去白鹿洞
我還是不求甚解
只想求一個知不足
我不過是一粒沙的啟示
再說浪井
應該有地下河通江達海
應該有這口井,證明
歷史不可以隨便說
這浪井已經(jīng)無浪了
風景也不再迷人
千百年圍繞一個家天下的爭戰(zhàn)
還怎么能讓這口井不枯竭
我猜想兩千年前
開鑿這口井的飲食男女
一定有過泉涌般的笑聲
他們跟大將軍筑一座城
臨水而居,總希望能長久
不幸,再不幸
這座城歷經(jīng)數(shù)不清的殺戮
也可能是淚腺干枯
地下河堵塞,泉涌中斷
說不清的陰差陽錯
讓這座城,兩千多年的古城
被今人考古,憑幾塊殘磚斷瓦
竟說成漢晉不是,隋以后
才開始遷入的潯陽城
好在還有一個李白的浪井詩
它至少能證明千古尋陽的來歷
我再說浪井,就是不相信
那個七里湖古尋陽城遺址的考古
盡管我也不是浪井的子孫
但是我更相信李白詩寫的鐵證
過往姑塘
真希望有一個女子
來陪伴這湖邊樹
讓石頭生長過去的綠葉
詩人懷想舊日的戀人
我知道:我不可能
再找回三十年前,那曾經(jīng)
讓我怦然心動的少女
那山下路,路邊樹
依稀舊貌的村莊,她不是我
故鄉(xiāng)就是住久的房屋
真感慨繁華似夢
愛比夢更虛無縹緲
也同樣:我們也不可能
再找回那往昔鼎盛的姑塘
像黃土一樣顏色的巴茅草
穿越正在新建工業(yè)廠區(qū)的噪音
我不想靠近,也無法逃離
遠遠望見的蛤蟆石
她比我更堅定,執(zhí)著
在這片我過往
將可能不復再來的湖邊
守望滄海桑田的變化
不說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只默默陪伴逝水的悲涼
感詠鎖江樓塔
樓幾經(jīng)興廢,塔傾斜不倒
這,不僅僅是因為
我們看得見的
外在建筑結構上的原因
形而上的,誰暗藏神秘
樓都是新樓,塔依然舊塔
都一樣是磚木構造
卻如何分別朽與不朽
是這樣吧,千古潯陽
有幾幢樓逾千百年
一幢也沒有,除非重建
塔卻沒人聽說倒過
這鎖江樓塔,豎立了四百年
被小日本人重炮轟炸
留下兩處彈洞,直徑達3.5米
但是她仍然不倒,永遠不倒
我看見江上船來路上車往
想萬物無不可以俯瞰
惟真正的塔,以及
塔尖所指向的天空
人必須仰視
說庾亮樓
千古潯陽
不說樓??蓱z國舅
投奔陶侃旗下
為皇室贏得幾十年太平
我總想后來的事
這名樓何廢之久
天下紛爭未已
誰記掛前朝中興名將
讓一個陶淵明傷心久
不肯為官,皆無非看慣
魯迅先生說得對
后人學不來的平和
其實暗藏了許多人的生死
這一座樓,當時勝景
過后遺忘,或許是
千古尋陽宿命——
少一脈相傳子孫祭
陶侃,陶淵明的后裔
早已遷遠了這一座
太靠近王孫逐鹿生生死死
由不得自己算的古城池
我躬逢盛世
真希望魅力九江
再重修這座古名樓
祈福天下永久的和平
月照松林
是月亮嗎?我怎么看
她都像是一把銳利的刀
太殘酷了:不割傷
那棵樹,就割傷你
一往情深的期待
我渴望有一次相約
隨你穿過林中的石徑
像畫面上的那兩個人
三棵樹,不管初夜
林中是怎樣幽暗的恍惚
我仍然置身畫外
你好像還在畫圖中
我們終歸無法靠近的距離
其實,或者,就是
那么一點微弱的障礙
割傷的感覺:光
永遠照見表面的熱烈
而在我們內心隱秘的深處
是否真的無法逃離
一往情深必然的疼痛
致陶潛
四月風暖,油菜花黃
在上山去往祭拜你的路上
我說陶潛:你一定不會想到
在你九日無酒,跛足走向田園
感覺大限將至,寫下: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這么深沉,這么悲涼
這么無奈地感嘆之后
竟被人稱作“隱逸詩人之宗”
你一定不肯接受不肯答應
做這個一千多年以來
那么多人酒足飯飽之后
亦官亦民,亦仕亦隱
間或偶爾寫些所謂田園詩的
詩人們的鼻祖
你一生窮困潦倒的原因
不是因為避世,而是因為人生
為了能夠自由尊嚴地活著
“不屈己,不干人”
勞作之余,采菊飲酒
聽聽歸鳥的鳴唱
看看菊花的美麗
這就夠了。然而這不可能
一千五百多年之后
在清明節(jié),在陶淵明紀念館
在鮮花簇擁綠草蔓延的詩人墓前
我看見你真實的影子
一位中國古代鄉(xiāng)村的讀書人
潦倒的詩人,落魄的詩人
因為真實的品格,因為詩歌
在陽光下仍然活著
生動并且飽滿
詠鶴問湖
湖光山色
多少年宜人居
還記得一位詩人嗎
一位采菊飲酒的詩人
我走遍湖邊路
想追問湖邊樹
你怎么可以忘掉
一位千古賢母的墳墓
那可是陶侃的母親
陶淵明的高祖母
一位從鄱陽湖漂來鶴問湖
傳承千古母范的母親
把長發(fā)剪斷了換酒
把臥席軋碎了喂馬
把鶴塞官員送來的魚
退還給鶴問湖
望子成龍的母親
眼淚往下流的母親
你可以為兒子無私奉獻
但是,決不允許你的兒子
貪圖人民的進貢
難怪有高人指點
讓陶侃將他的母親
葬在這仙鶴飛來的湖邊
葬在我們這些后人,到現(xiàn)在
竟然再也找不到的牛眠嶺
想責怪湖邊樹
還有那位采菊飲酒的詩人
你熱血情懷生命言語的根由
怎么可以真的讓她云深不知處
我呼喚鶴問湖!呼喚
安葬中華兩大賢母的這一方水土
記住一位詩人兩位偉大的母親
從古到今,從今往后
永遠傳承母范長存
生命不朽的品質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左丹
責編:許欽
審核:朱靜
掃一掃二維碼下載掌中九江
咨詢熱線: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89號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40302000178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6120190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