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少平
?。ㄒ唬?/span>
武俠小說里的俠客,他們大多擁有一把寶刀,縱橫江湖,刀在人在,傳奇精彩。
我也擁有一把刀,是把篾刀!
篾刀長一尺三,重不過一斤半,刀背鈍厚,刀刃锃亮。
這把篾刀是父親留給我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因做點小生意,我曾同大哥去南昌進貨,順便去了南昌直沖巷,為父親買過一把嶄新的“涂裕興”牌篾刀,刀形豐滿?,F(xiàn)在我手中的這把篾刀,刀刃經(jīng)歲月的啃噬,已凹缺一長溜。這把刀是不是我和大哥一同去南昌買的那把,我不得而知。父親一生用過幾把篾刀,父親沒說過,我也無從統(tǒng)計。但我手中的這把篾刀,是父親最后握的那把篾刀無疑。父親曾握著這把篾刀,憑著精湛的手藝,服務千家萬戶,開創(chuàng)出他自己的一派江湖,演繹著他傳奇的人生。
如今父親逝去近4年了,他曾開創(chuàng)的江湖,也隨同他的軀體一起塵封故土,唯留下這把篾刀,給了我一個念想。
撫刀思慈父,凝視念恩德。
(二)
那年五月的一天,我回家去看望父母。父親照例坐在廳堂八仙桌旁邊的木椅上,休憩養(yǎng)神。父親惡疾纏身,這段時間精神不好,頭腫面滂,腦門紅腫奇癢,隔三差五去醫(yī)院打吊針。
父親見我來了,便去房間搬出篾刀竹鋸等幾件工具,放在桌上。
父親對我說:“我想了一下,這幾件東西你拿去保管,今后可以派上用場。你后院栽了那么多樹,樹枝經(jīng)常斜伸,掃到豬圈頂上的瓦塊。你就用這篾刀,剁掉那些斜伸出來的樹枝。若刀剁缺了,枇杷樹下有一塊平整的紅石,可以用來磨刀?!?/span>
父親說:“篾刀的護理,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在于磨刀。磨刀的時候就要注意,區(qū)分好刀的兩邊磨法。你看這刀一邊是平的,要磨這邊時,你就將刀貼在石頭表面,淋水平磨,磨到光亮耀眼為止。刀的另一面有刃,磨的時候要順著刀刃的走向側(cè)磨。不要隨心所欲,將篾刀當菜刀,在磨刀石上隨手亂劈一氣。如果隨手兩邊側(cè)磨,或者兩邊都平磨,那樣就會把刀磨廢掉。一把篾刀,不濫砍亂剁,懂得磨法和保養(yǎng),可以用很多年?!?/span>
這是父親的經(jīng)驗之談,他做了一世的篾匠,懂得磨刀的訣竅,父親把訣竅傾囊相贈給我。
父親以前上門去別人家做工,頭一天會把刀磨好過夜,第二天開工做事就很順利。否則進門便磨刀,那將很耽擱事,給人印象也不好。做手藝就是做口碑,父親很注意愛惜自己的“羽毛”。
父親對他鋒利的篾刀看管得很重,收撿也謹慎。他白天舞刀在別人家做篾,晚上給篾刀裝上竹套,總要夾在腋下帶回家。
一方面篾刀太過鋒利,裝上竹套可以避免東家的小孩亂動篾刀傷人,引起意外事端。另一方面,父親白天上門做事,晚上經(jīng)常加夜班做訂貨。還有的時候,為行個方便,說不定家里有親朋鄉(xiāng)鄰在等,央求削個牛棬、尿桶竹襻或打毛衣用的竹針什么的。那個年代沒有電話預約,如果刀沒帶回來,就會讓別人白跑一趟,父親內(nèi)心就愧疚不安。
最后還有一點,鄉(xiāng)下上門做事,傍晚收工沒有固定鐘點。加上吃晚飯時,和東家多扯了幾句閑話,回家就晚了,免不了要摸黑走夜路山路,手里握個篾刀,心里就鎮(zhèn)定許多,不畏鄉(xiāng)間山路有豺狼野獸尾隨,安全很多。
父親的篾刀,我從小就有記憶。
七八歲剛上小學,父親不允許我們自己削鉛筆,總拿他的篾刀給我們削鉛筆。父親的篾刀沉而銳,父親左手將鉛筆要削的那一頭斜抵在他破篾的凳上,右手握刀,看準一刀切下,然后轉(zhuǎn)動鉛筆,又是一刀下去。一支鉛筆,父親把握得恰到好處,篾刀只需削個三至四下,鉛芯尖露出筆木三四毫米,夠我們寫上半天。筆尖鈍了,父親再幫我們削。在那物質(zhì)匱乏到一粒豆豉下三餐飯的年代,節(jié)儉可是美德。父親削過的鉛筆,筆木留有棱角,沒事時,我總用鉛筆棱角在手指和手臂上刮癢。現(xiàn)在回想起來,內(nèi)心涌起一片溫暖,很是懷念以前的懵懂歲月。
父親隨后又指著竹鋸說:“我們這邊留有一把大鋸,這把小竹鋸你就帶走,日常鋸東西,行個方便。還有這把木銼和校鋸齒的扳手,你一起收撿好。鋸用鈍了,用這把銼在鋸齒間挫動。鋸條用久了,鋸齒會排成一條直線,鋸東西慢且費力,你就用這扳手校鋸齒。你看這扳手,兩頭都有縫隙,校鋸齒時,將扳手縫隙銜著鋸齒,交錯著均勻地往兩邊扳一點點,每個鋸齒都校一下,這樣校好的鋸條,鋸齒向兩邊錯落,鋸就顯得鋒銳,扯起來省力?!?/span>
另外這還有個一字木刨,平時可能用處不大。但如果你的鋤頭或鐵鍬木柄斷了,自己重新安裝的話,就用這一字刨,將木柄刨瘦刨光滑。刨鐵鈍了銹了,磨刨鐵刃口的時候,也要按照磨篾刀的磨法去磨,刨子用起來才順手。
我不會篾匠手藝,且還是個左撇子,這些工具我用起來根本不趁手。但父親突然將篾刀、竹鋸和刨子留予我,我想到的解釋,便是父親刻意的護犢和憐憫。
父親生我兄弟五人,我排行老三。其他兄弟都有穩(wěn)定工作和固定收入,他們的經(jīng)濟狀況都明顯強于我。只有我從事送快遞的工作,送一天得一天的收入,不送就喝西北風。父親看在眼里,惦在心里。他內(nèi)心早就給我定位,在兄弟五人中我是最弱勢的,最沒本事。
父親生前不止一次,當面惋嘆過我不如他。
我雖然內(nèi)心不茍同父親的觀點,因為時代不同,生存的環(huán)境不同,所創(chuàng)造積累的社會財富也就不同,兩代人應該是沒可比性的。但我表面上還是默認了父親的看法,至少迄今為止,我還無法達到,父親在附近鄉(xiāng)民心中的口碑。
一代不如一代,這應該是長輩們內(nèi)心最憋屈的悲哀吧!
農(nóng)村都有信奉“有藝好藏身”的古訓。30年前,我高考落榜,母親曾要求父親帶我在身邊做下手,學做篾匠。但父親內(nèi)心對手藝充滿著敬畏,他說學手藝最好的時光是十三四歲,嫌我年齡偏大,手藝學不精透,不肯收留我在手下,我便隨人流南下沿海進制衣廠打工。
假如,父親當年將我?guī)г谏磉厡W手藝,我也許學藝不精,傳承不了他手藝的精髓,成不了和他一樣的好篾匠,但說不定我可以讓他的手藝以文字的形式傳世下去。我可以用我手中的筆,將具有地域特色的篾具的每一道工序,編織的步驟和技巧記錄下來,讓后世研究地域文化的工作者有個參照。
父親看我現(xiàn)在生活的窘境,加上他薪火相傳的手藝后繼無人,只能將自己的篾刀當做柴刀,留給生活潦倒的兒子,他的內(nèi)心應該也是五味雜陳?;匚吨赣H平時對我私下的教誨和關注的眼神,我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因為我也是一個做父親的人,懂得“藤牽子,牽到死”寓意。
我將父親給我的篾刀、竹鋸和一字木刨抱回家,收藏在過時的大衣柜里。
去年下半年,妻子拿篾刀準備砍后院的樹枝,被我一把奪過來,告誡妻子,此刀是篾刀,它的作用只能用來砍竹破篾。晚上我便從網(wǎng)上淘了一把斧子,放在手下行個方便,砍柴伐木。
而一字木刨前不久也派上用場,家里缺把鋤頭,我從網(wǎng)上淘了一把鋤頭。掄斧子在嶺畈上砍了一根雜木充當木柄。用一字木刨將雜木棍刨光滑勻稱,便順勢將鋤頭的木柄裝好了。這些雜活,從小耳濡目染,看父親做過,稍微回憶一下,便會做了。
?。ㄈ?/span>
父親做篾,最后幾年的工作場地,是在我二樓西邊的房間。
篾匠是個慢工出細活的工種,在那個房間,父親默默地舞動著他的篾刀,或站或立或坐或蹲或趴,身影時而高大,時而又縮成一團。流年似水,房間里便烙印下父親姿勢各異的無數(shù)身影。記憶深刻,且看得最多的場景是,父親坐在他慣用的工作凳上,右手握刀,刀下壓著一條篾片,左手扶執(zhí)著竹條,低頭用牙齒叼住另一條篾片,頭往上揚,左右手輕微下墜,篾隨刀進而自然剖撕成條,篾條勻稱,厚薄適宜,隨著刀過竹節(jié),發(fā)出清微的脆響,時間也在脆響中流逝。
日復一日,父親漸漸地老去,手再也掄不動篾刀。晚年肺病纏身,那個房間就再也不見父親的身影。
父親辭世以后,我那西邊房間,還散亂地殘留著父親曾工作過的場景:父親刨下的竹絲,刮下的竹絨,破好刮好圈成環(huán)的篾條,還有掛在墻壁上用來鎖口的紙篾,散落墻邊沒用完的竹塊,以及墻角竹籃里沾滿塵土的刮刀、锏刀、剜鑿、撬子等工具。我刻意讓父親那個工作場地保留著原樣,腦海里總有一個幻覺,父親只是出了一趟遠門,某一天還會回到這個房間,舞動篾刀,忙碌著他的篾匠活兒。
直到前年下半年,房子上下兩層重新裝修,墻上刮了仿瓷,地上貼了瓷磚,西邊房間徹底被清理變樣,我家里便再也沒有父親做篾的痕跡了。
今年正月,久雨不晴。我從抽屜里翻出父親留給我的篾刀,拿到后院紅石上慢磨。不久,鋒利的刀刃,又散發(fā)著銀色的寒光。
我從三樓,找出父親裝工具的竹籃,里面各樣工具已是灰塵覆蓋,銹跡斑斑。望著這些曾經(jīng)留有父親體溫和汗水的工具被塵封和銹蝕,心里涌起愧疚和難過。
我將工具籃拎到二樓西邊房間,用抹布將里面的工具里外擦拭一遍。然后搬來父親以前使用過的工作凳。工作凳的一頭綁有一段冒出凳面的竹筒,我將“V”型刮刀的一邊,裝插進竹筒的縫隙里。一字木刨也擱在工作凳的另一頭,然后將竹鋸挨靠在工作凳腳,又在工作凳中央的木塞上訂好锏刀,在锏刀口前放上壓竹絲的竹夾。
父親以前用過的木墩,也被我找出放在工作凳前邊,又將磨得閃光發(fā)亮的篾刀擺放在木墩上。最后再去柴房搬來兩根瘦毛竹,一頭擱放凳上。
我盡量刻意復原父親平時剖竹做篾的場景。
但不管我將父親以前工作的場景,擺搭復原得多么完善,可永遠等不來父親這個主角登場。布景中缺少父親勞作的身影,聽不見篾刀破篾過節(jié)時的清脆聲,長長的篾條在手中抖動時的“嘩嘩”聲,編曬籃竹尺敲打篾席的“嘭嘭”聲,布景便僅僅是死寂的布景而已。
刀在人不在,慈愛植心中。
鐵終究是要被銹蝕掉,人終究要面覆黃土化成泥,這是自然規(guī)律,誰也改變不了的。人逝如燈滅,但父親留下的慈愛和恩德,讓我們后世子孫永遠傳承和緬懷,讓鄉(xiāng)鄰稱頌。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aromanila.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柳飄蕙
掃一掃二維碼下載掌中九江
咨詢熱線: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89號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40302000178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6120190002號